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不良形体,如坐姿中塌腰和弯背;站姿中身体前倾和双肩不平;走姿中探颈、驼背和上体晃动等,采用SIMI MOTON系统进行诊断,借鉴功能动作测试系统设计个性化矫正方案,并实施于训练,探索各种不良形体的生理机制及最佳矫正训练方法和手段,对青少年体育活动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对象和方法:选取上海市市东小学和双语中学共200名学生进行身体姿态测试。身体姿态测试采用Simi软件对坐姿中的背部、髋部角度;站姿中的背部、髋部角度;走姿中的肩部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参照《人体评价与测量》中对身体姿态的判定标准对身体姿态测试中出现高低肩、弯腰驼背、身体前倾、身体晃动现象的被试进行筛选。通过筛选,对58名被试进行矫正训练。其中市东小学36人,双语中学22人,男生37人,女生21人。矫正训练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矫正训练内容从功能动作测试系统中选取,包括准备活动、器械练习、恢复再生训练等。准备活动包括直腿前踢、高抬腿、抱膝等拉伸动作;器械练习以壶铃、弹力带、体操棒为辅助器材,提高被试的平衡性、稳定性、灵活性、柔韧性,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背部和腿部肌肉力量;恢复再生训练以泡沫轴按摩为主,对被试背部、髋部、腿部的肌肉进行放松,从而减小肌肉收缩程度,消除痉挛,加快恢复。8周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功能动作和身体姿态测试。测试结果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矫正训练后坐姿和站姿中的驼背现象、走姿中的高低肩现象均得到显著改善(训练前坐姿背部角度、站姿背部角度、走姿肩部角度分别为:140.18±8.83、157.06±6.18、9.82±2.43训练后坐姿背部角度、站姿背部角度、走姿肩部角度分别为:155.16±7.71、162.38±8.02、8.65±2.0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坐姿和站姿中身体前倾现象有所改善(训练前坐姿髋部角度和站姿髋部角度为:92.81±7.15、170.04±7.53,训练后坐姿髋部角度和站姿髋部角度为92.69±13.73、171.36±14.28),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儿童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不良身体姿态现象,其中坐姿、站姿中的头部前倾、弯腰驼背和走姿中的高低肩较为严重,有待提高。(2)功能动作矫正训练能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坐姿、站姿中的弯腰驼背和走姿中的高低肩现象,具有显著效果。对坐姿、站姿中的身体前倾现象有所缓解,但并没有显著效果。(3)不良身体姿态在儿童青少年中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身体姿态情况明显好于男生。不良身体姿态在儿童青少年中不存在年龄差异,功能动作矫正训练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