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和眼球的断面解剖及计算机三维重建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eb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眼睑和眼球进行连续薄层断面解剖学和计算机三维重建研究,探讨眼睑及眼球各组成部位间的空间关系和重建方式,为医学教学、临床诊断及手术模拟等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解剖学基础。   方法:本实验采用血管乳胶灌注、石蜡火棉胶双重浸透包埋等方法处理眼睑和眼球组织,以旋转式石蜡切片机连续切片,获得这两个部位的断层解剖图像数据集。图像数据集经Photoshop软件精确对位、配准、分割后,应用3D-DOCTOR软件在图形工作站上对眼睑皮肤、眼轮匝肌、睑板及眼球各组成结构等进行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应用软件自带的测量工具对各结构进行简单测量。同时,采用VolumeRenderX三维重建控件对一套眼眶CT图像进行重建。观察各部位的毗邻关系,为进一步的功能重建探讨解决方案。   结果:   1.获取正常眼睑(矢状位)和眼球(水平位)连续断层解剖图像数据各一套,数字化摄影最高分辨率高达800万像素。   2.对正常眼睑和眼球连续断层解剖图像数据进行图像的精确配准和格式转换,完成三维重建前的图像数据预处理。   3.运用半自动分割方式对眼睑、眼球各个主要构成部分进行结构数据的分割与提取,并在图形工作站上完成眼睑和眼球主要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结论:   对于眼睑和眼球,石蜡火棉胶双重浸透包埋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固定方式,通过包埋固定后切片获取眼睑、眼球的连续断层解剖图像数据,并通过计算机对各个结构进行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了眼睑和眼球的三维可视化解剖模型,为数字化解剖学提供了数据平台,并为虚拟手术及临床诊断等提供了立体形态学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六个轮状病毒(rotavirus,RVs)株(Rotateq-P[8]、Rotateq-P[5]、Rotarix、RRV、LLR、P[14])的VP8*蛋白,以酶免疫分析实验(Enzyme immune assays,EIA
目的:   EphBs 受体及ephrinBs 配体存在于成年的大脑及外周组织中,在各种病理过程、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ephrinBs 作为致敏物质,通过激活外周eph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