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族元素三电子σ键自由基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lfxzq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概述了三电子σ键自由基化合物的研究发展现状,潜在应用价值以及未来研究展望。本文中我们设计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新型的同核以及异核三电子σ键阳离子单自由基和双自由基,并将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为基础化学领域中的三电子σ键化合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设计思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一、基于萘环为桥联骨架,设计合成以十五族十六族元素为中心氧化原子的化合物1-4,分别和氧化剂:NOSb F6和NO[Al(ORF)4](ORF=OC(CF3)3)对其进行氧化,得到阳离子自由基1+··[Al(ORF)4]--4+··[Al(ORF)4]-,并对其进行了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测试。通过对EPR谱图进行拟合以及DFT理论计算,证明了异核三电子σ键的存在。其中2+··[Al(ORF)4]-具有持久型和稳定型芳基磷自由基中最大的超精细耦合常数a(31P),4+··[Al(ORF)4]-具有持久型和稳定型砷自由基中最大的超精细耦合常数a(75As)。二、基于萘环为桥联骨架,设计合成以十六族元素为中心原子的中性化合物5-7,用NO[Al(ORF)4]分别对其进行两倍氧化,合成并分离得到双阳离子52+·2[Al(ORF)4]-、62+···2[Al(ORF)4]-以及72+·2[Al(ORF)4]-。运用低温结晶技术,得到它们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测试、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磁性测量系统测试和EPR测试,结合DFT理论计算证明:52+·2[Al(ORF)4]-和72+·2[Al(ORF)4]-的基态为闭壳层单线态,62+···2[Al(ORF)4]-的基态为开壳层单线态。62+···2[Al(ORF)4]-也成为首例三电子σ键双自由基化合物。
其他文献
本文以1928年至1937年间国立中央大学在校生及旁听生在校园内外进行的一系列新文学创作为研究中心,主要试图梳清这一时期的创作史实,分析各类创作取向的特征及意义。在导论部分,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历史,认为该选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历史考据和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史料和文本中重新探析这一时期中大校园新文学创作的情况,理论上则主要受大卫·哈维与布尔迪厄的影响。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反思认为,
壳寡糖(COS)是一种功能性糖,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影响COS在体内的生物活性,还可影响BSA的食品功能特性。本文以BSA为模式蛋白,探索蛋白质和COS相互作用的机制及COS静电修饰对BSA的界面行为和泡沫特性的影响,挖掘协同机制,并将COS/BSA静电复合物应用于模型食品中。本研究可提供蛋白质-COS相互作用和功能特性的理论知识,有利于拓展COS在食品、药品、生物医学
可变建筑就是通过某种构件或者装置,在形式或结构上完成一定的位置变化或几何变化,让建筑具有机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跨学科的发展给可变建筑带来新的活力,在材料科学、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步的帮助下,可变建筑产生了诸多新型的装置或体系。这些研究的过程都是通过关注一种新兴材料或者新兴机械结构的性能和特性,探索出具有普适性的应用可能和组合方式,从而将这一原理作为可变建筑的方法,最终设计新型的适应性建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深深地影响我们的设计思想,建筑师们逐渐突破传统欧几里德对于建筑形态的设计限制,寻求更多的设计灵活性以及可变性。然而生产技术和施工水平的限制导致对于非标准的构建生产制造的成本十分高昂以及施工的效率低下。而折纸这种操作手法可以通过空间转换的方式把平板材料变成立体结构,同时它原有的特性不会发生改变,这样比传统的制造异形构件的方法有更低的产生成本与施工难度,结合建筑工业化可以快速地实现多
蒙古栎次生林常见于我国东北地区,多为阔叶红松林过伐后形成的处于次生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因之前对蒙古栎树种特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现存的多是林地现实生产力较低且生态功能退化的林分。为精准提升蒙古栎次生林质量,探索合理的经营措施,有必要深化蒙古栎次生林对不同抚育间伐方案的短期和长期响应机理研究。本文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塔子沟林场的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2块1hm2长期观测样地2013年
随着汉语热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韩国的汉语教学界也涌现出了多样的教学模式,从单纯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逐步专注于学习者在实际交际情况中所需培养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在注重交际能力的课堂教学方面,“听说”技能便是主要的教学目标,然而就目前的汉语课堂而言,在有针对性地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听说训练仍显薄弱,特别是对在非目的语环境下的学习者而言则更不利于其训练听说能力。本文所要探讨的视听说教学具有克服这些问题的
背景:唾液腺肿瘤占所有头颈部肿瘤的3%至10%。其中75%至85%来自腮腺,而70%至80%是良性的。多数累及腮腺浅叶,占腺实质的80%。良性肿瘤在腮腺中更为常见,约占全部的80%,其中80%是多形性腺瘤,其次是沃辛肿瘤和单形性腺瘤。上叶是约80%肿瘤发生的主要部位。腮腺肿瘤的治疗要求切除肿瘤和周围腮腺组织的一部分。选择以下一种手术:囊外剥离,局部浅表腮腺切除术,浅表腮腺切除术,全腮腺切除术(保留
近年来,随着数据规模、计算能力的几何倍增,深度学习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深度学习却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对抗样本则是其中一类。以图片分类任务为例,通过向图片中添加微弱的扰动而生成的对抗样本,能够使深度神经网络以很高置信度产生错误分类结果。对抗样本严重威胁深度学习模型的鲁棒性,研究人员对于对抗样本的生成方式已有大量研究,所以如何防御对抗样本对深度学习模型的攻击成为非常重要的
相较于仰韶时期,龙山时期陕北的聚落数量猛增,聚落规模差距逐渐拉大。过往学界对该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梳理和聚落整体研究上,鲜少有对其建筑遗迹方面的论述。本文旨在通过对龙山时期陕北房址的梳理和分析,对其典型建筑进行尝试性复原。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明确了主要研究对象——龙山时期陕北地区的房屋建筑,从综合研究、建筑技术、材料与工具研究、建筑复原研究和聚落与社会研究五个方面对史前建筑的发展历
住宅群体排布是规则性强且计算量大的工作,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住宅群体排布的效率。通常的计算机辅助的生成方法会基于特定的规则编写程序得到生成结果,而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基于对大量数据的训练学习到数据中的规则,并生成具有同样规则的新的数据,从而省去了人编写特定规则的程序的过程,本文研究如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根据特定的生成条件生成相应的住宅群体排布。研究主要基于深度学习中的pi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