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影响上颌窦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如患者的治疗方式、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等因素与上颌窦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系。为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01-2009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颌窦恶性肿瘤病例7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对收集病例按照肿瘤侵及部位、病理组织学分类、病理分化、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上因素与上颌窦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的关系。采用SPSS软件予以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收集病例3年生存率为47.1%(33/70),5年生存率为38.6%(27/70)。鳞状细胞癌是上颌窦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本组病例恶性黑色素瘤死亡率为100%,为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T1、T2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58.3%,T3、T4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5.0%、30.3%;颈部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46.4%,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14.3%;低分化组、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3%、30.4%和40.0%;除侵及硬腭或上颌窦后壁没有降低上颌窦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外,其它部位侵及都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上颌窦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高于其他治疗方法;非内镜综合治疗组和鼻内镜综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6.3%、45.4%;手术后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45.4%;放疗后手术的5年生存率为43.7%。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根据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分期、病理类型、生物学特性、病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还没有明确的定论的情况下,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上颌窦恶性肿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鼻内镜下行上颌窦恶性肿瘤切除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