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养老金支付压力、保持社会养老金持续、健康、稳定运行的有效办法,是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应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延长中国人口红利期的重要措施。延迟退休年龄作为一项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各成员利益的政策改革需要调查民意,需要充分考虑民众对政策的接受意愿和差异化需求,这样制定的方案才能更周到,才能为各利益群体所接受。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可以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正确了解社会各群体的延迟退休意愿,正确认识影响退休意愿的因素,从而有助于相关部门科学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以消解公众的对立情绪,缓和各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减少政策推行过程中的阻力。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民众的理想退休年龄与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总体上要高于民众的理想退休年龄,且法定退休年龄的集中度要更高。当前中国法定的退休年龄存在较为严重的制度性误配,制度规定与个人意愿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偏离。相比男性,女性延迟退休意愿更强,但赞同延迟退休的比例却更低。从年龄、学历、收入和单位类型子样本群体来看,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高收入、在公共部门就业的人更少愿意延迟退休而更多希望提前退休,老年人、未受过高等教育、低收入、在私人部门就业的人更多愿意延迟退休而更少希望提前退休。有近一半的个体选择弹性退休。女性、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者、高收入者、私人单位就业者相对来讲,更愿意选择弹性退休方式。本文对影响退休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从对是否赞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影响因素来看,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户籍、领导职务对个体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态度有显著影响。相对于男性,女性更不赞同延迟退休年龄;年老者比年轻者更支持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健康状况好的人比健康状况差的人更支持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相比于农村户籍,城市户籍者更不愿意延迟退休年龄;担任领导职务者更希望能延迟退休年龄。从对是否赞同弹性退休政策的影响因素来看,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三者对个体是否赞同弹性退休政策的态度有显著影响。相对于男性,女性更赞同弹性退休;年轻人比年老者更赞同弹性退休;健康状况差的个体更赞同弹性退休。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重要的政策含义:第一,鉴于当前中国法定退休年龄制度与个人意愿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偏离,退休年龄政策存在较为严重的制度性误配,所以调整法定退休年龄是当务之急。第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要注意中国国情。中国老年女性承担了照顾孙辈的义务,虽然中国女性能够并且愿意工作更久的年数,但是囿于照顾家庭的需要,她们往往会选择早点退休,而更反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制定者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男女同龄退休是最优政策选择。第三,需要在延迟退休方式上采取弹性退休政策。弹性退休政策充分考虑到各类群体退休意愿的差异,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中融入弹性退休政策,既能达到在总体上延迟退休年龄的目的,又能有效化解特定群体的反对意见,起到较好的政策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