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楝科(meliaceae)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约50属,1400种,我国的主要属有:Aglaia,Aphanamixis,Dysoxylum,Melia,Munronia,Toona,Walsura等,其中,楝属(Melia)约20种。
楝科植物药用种类繁多,应用历史悠久,疗效优良。楝科植物主要有驱虫、抗肿瘤、抗细菌及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因此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选择中药“川楝皮”(楝科楝属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树皮及根皮)开展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和活性研究。
全文共分为三章,简介如下:
第一章为川楝皮的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现代化学方法和波谱技术从川楝皮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并鉴定了13个单体化合物,结构类型较多,涉及楝烷型四环三萜、达玛烷型四环三萜、麦角甾烷类、查尔酮、脂肪胺等多种类型化合物,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即3a,16B-trihydroxy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S4)、3B,16β-trihydroxy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S6)及pentacycletirucallol A(S9)。
第二章为川楝皮中新化合物的活性研究。采用SRB法对从川楝皮中分离得到的3个新化合物进行了体外多种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其中2个均显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候选药。
第三章主要对楝科植物中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