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园区是我国促进经济提升、吸纳就业的核心载体。伴随产业园区的快速增长,职住分离、通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涌现,尤以郊区型产业园区最为突出,产城融合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与此同时,在经济新常态和环境问题倒逼机制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转型成为目前大多数产业园区面临的话题与任务,而对我国作出重大经济贡献的能源化工产业,亟需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规避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因此,本文研究郊区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区产城融合路径,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推动产业园区健康发展为目标,立足于“时空”维度,以韩城经开区为研究区域,按照“提出问题—基础支撑—现状剖析—标准界定—路径谋划”的总体思路,采用文献综述、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试图通过对我国郊区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区现状特征与问题、产城互动演变关系及影响因素等的剖析,探究产城融合的具体内涵与测度标准,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且普适性的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郊区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区产城互动演变关系,在“起步发展—快速提升—升级转型—功能复合”发展阶段下表现出:母城对园区“集聚—分化—外溢—带动”和园区对母城“依附—互动—反哺”的演变过程,但总体来说,产业园区经历了依托母城和脱离母城两个产城互动时期。而产业类型、卫生防护、设施配套、交通联系、多规协调和空间组织则是协调产城关系的核心因素。(2)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产业化推动城镇化和产业空间布局与城镇建设相协调。在产城互动演变关系影响下,郊区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具体内涵与评判标准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其中,依托母城互动时期应体现园区与母城的互动融合,评判标准为产业发展、交通引导、设施共享、生态隔离等;脱离母城互动时期应体现园区内部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互动融合,评判标准为功能复合、职住平衡、设施完善、交通畅达、生态宜居和产业发展等。(3)依据产城互动演变关系、产城融合具体内涵与评判标准,郊区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区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相适应的产城融合实施路径,依托母城互动时期为“产业发展、交通引导、设施共享、生态隔离”模式,脱离母城互动时期则为功能多元复合的产业新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