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行为是指在教师在个人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采取的指向教学内容以及对自己和学生进行组织管理的目的性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具体课堂情境中灵活运用教学智慧和教学策略,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自身专业成长而采用的促成学生理想表现的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判断自身行为的有效性,那么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极大地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成效。文献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理论界对着眼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的研究仍显不足,体系的建构还很不完善,更缺少对新课程教学实践的有效指导。本研究论文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融合一线教师的经验以及理论研究,对教学行为和有效教学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期澄清模糊的认识。本文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通过访谈与问卷确定了教学行为的几个重点观察维度,采取案例比较的方法,呈现了有效教学行为与低效教学行为的差异,为广大教师在新课程中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结尾对第二章的比较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影响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希望进一步丰富实践领域关于教学行为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及其自身的专业成长。
其他文献
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之端,妇女就被不公平地认为是道德不健全,思想低劣而又充满野性的一个性别。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在文学作品虚幻的世界里,女性一直苦苦追寻
战后欧洲之所以能够走向联合在于欧洲国家间存在着某种共同性,这种共同性铸就了欧洲国家的内聚力。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历史积淀、基督教的共同信仰和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共同缔
<正> 当代政治学受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动,日益认识到不同社会和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政治意义。自然障碍的逾越,人为藩篱的冲破,排外心理的消除,是文化因素走入政治科学殿堂的
对中国已报道的8株牛的巴贝斯虫(包括1株牛巴贝斯虫、1株双芽巴贝斯虫、1株大巴贝斯虫、3株卵形巴贝斯虫和2株巴贝斯虫未定种)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与比较。自感染动
针对董学文等先生多篇批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的文章,首先论述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针对性和科学性;借鉴哲学界从存在论根基处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意义的
本文收集了湖北地区截止到2006年1月以各种形式见诸报道的455座东汉时期的墓葬材料,选取其中可提供研究基础的230余座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类型学研究
目的观察"气泡水浴"对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疗效。方法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对照组52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功能训练、针灸、导平、穴位注射药物、静脉点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第二语言习得的重心开始由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探讨学生如何学。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表明,在学习策略与语言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以Anderson (1
目的了解河南省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结节特征。方法对16 898例既往无甲状腺疾病史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甲状腺结节高频超声检查和问卷调查,将其超声检查报告、临床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QQ、E-mail、BBS等CMC工具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沟通与交流。这种虚拟社会性交互的产生、维持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基于个体兴趣与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