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正规金融问题的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q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正规金融在世界各国都广泛存在,特别是近些年来越来越被发展中国家所关注。非正规金融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外对非正规金融有着大量的研究,但在我国,虽然非正规金融长期存在,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但是国有正规金融在农村领域却逐渐收缩,出现了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现象。因此我国的正规金融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在客观上为非正规金融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非正规金融是基于血缘、地缘产生的,跟正规金融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满足了农户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又存在着一些缺陷:如由于它的运作机制极不规范,非正规金融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容易引起纠纷和社会的不安定;活动具有隐蔽性,处于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督管理之外,法律在非正规金融这部分缺位。因此,如何能有效解决问题,如何正确对待非正规金融,如何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使其能够走上正轨,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首先对我国的非正规金融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农村非正规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来说的,存在于农村领域,其融资活动不在金融当局监督管辖范围之内,为广大农村企业及农民提供金融资金的金融服务形式。接着本文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水平进行了介绍,包括规模分析和利率分析。之后文章介绍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民间借贷、社会集资、合会、银背和私人钱庄,以及典当行业。由此揭示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即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满足农村经济的要求、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完善和不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限制;同时也指出了它的消极影响,即加重农民负担、容易引发违反行为、造成金融风险。并指出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非正规金融运作制度不规范、无担保和抵押的信用方式、利率较高、无政府监管以及削弱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接下来,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孟加拉和台湾的非正规金融模式,并在借鉴境外成功非正规金融的基础上对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完善非正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二是转变政府职能;三是建立和完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四是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投入;五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需求;六是规范非正规金融活动;七是加强政府监管,提高监管水平。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以充分发挥非正规金融积极的服务职能,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叙事能力是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叙事能力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的核心要素,也是小学习作的关键能力。通过对小学语文统编习作部分的分析,发
许多现代金融学理论都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与之紧密联系的经济体和经济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金融现象也越来越难以用传统
国际金融市场间规模巨大的资本流动是影响各国经济、金融形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金融资本的流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所需的资本,并带来了相应的人才和技术,引导生产资源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