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软外Ⅰ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法和中医临床护理学中的相关概念自行设计观察表。2.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选取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中药熏蒸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9例,通过自行设计的观察表调查分析其在中药熏蒸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中药熏蒸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3.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率、构成比、均数?标准差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统计图、表)。对不良反应可能的危险因素(即所收集到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2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809例患者中有19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2.193例不良反应中表现为单一症状的主要是内热症状有99例,占51.3%,其中口干79例,咽喉疼痛8例,大便干结12例;局部皮肤变化24例,占12.4%,其中花斑纹18例,瘙痒6例;药疹9例,占4.7%,其中红斑3例,丘疹3例,风团3例;头晕9例,占4.7%;烫伤6例,占3.1%,表现为发红3例,水泡3例;感冒3例,占1.6%,表现为恶寒3例;其他7例,占3.7%,其中鼻衄1例,眼涩发痒2例,口腔溃疡3例;复合症状36例,占18.7%,主要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临床表现。3.中药熏蒸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口干出现时间为熏蒸开始第(4.07?3.28)天,持续时间(9.11?4.38)天;咽喉疼痛出现时间为(3.86?2.37)天,持续时间(8.06?4.87)天;大便干结出现时间为(3.15?1.50)天,持续时间(7.64?4.38)天;感冒出现时间为(4.50?3.70)天,持续时间(5.75?1.50)天;发红出现时间为(1.0?0.0)天,持续时间(1.0?0.0)天;水泡出现时间为(3.40?1.89)天,持续时间(2.0?0.71)天;红斑出现时间为(2.25?1.89)天,持续时间(4.0?1.73)天;丘疹出现时间为(4.0?1.0)天,持续时间(5.56?2.60)天;风团出现时间为(13.0?4.24)天,持续时间(4.50?0.71)天;花斑纹出现时间为(16.65?7.34)天,持续时间(29.0?9.27)天;瘙痒出现时间为(4.17?2.99)天,持续时间(5.0?1.41)天;头晕出现时间为熏蒸开始第(3.80?2.87)天,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性别在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486;95%CI:0.346-0.681;P<0.001)、熏蒸天数(OR=1.015;95%CI:1.006-1.025;P=0.002)是中药熏蒸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1.本研究调查显示中药熏蒸软外(40)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2.中药熏蒸软外(40)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不良反应中,发生比例最高的是内热症状,占51.3%,主要表现为口干、咽喉疼痛、大便干结。3.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中药熏蒸不良反应。4.中药熏蒸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随熏蒸天数的增加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