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国特色词的英译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hc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政治文献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2014~2017年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演讲和贺电等内容,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战略方针以及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该书中有许多用来表达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和事物的特色词,其形式简洁,寓意丰富。因此,准确的中国特色词译文对加强中国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影响。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的理论。它强调的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适应性选择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三维转换角度进行适应性选择,从而使译文达到“最佳整合适应选择度”。因此,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选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中国特色词为研究语料,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怎样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以及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转换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翻译方法以使译文达到最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译者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适应:一方面是指译者对其自身翻译能力,职业能力,交际能力和译者责任等内部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另一方面是指译者对原语、目的语、文化以及读者等外部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2.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做出适应性选择:(1)在语言维度,译者从词汇、句法、修辞三个层面采取直译,意译,直译加注和释义的方法实现内容转换;(2)在文化维度,译者从物质文化、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四个层面采取直译、意译、省译和释义的方法来避免文化冲突;(3)在交际维度,译者采取直译和意译的方法来传递交际意图。本研究希望能够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政治文本的英译提供借鉴,并对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的翻译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电力工程建设不仅对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正是由于一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贯穿于民事诉讼各阶段始终,司法实践中的虚假自认行为毋庸置疑对这一原则造成了巨大冲击,损害了司法公正,也严重降低了人民法院的
近年来随着水/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有效控制,硝酸盐氮已逐渐成为水质难以达标的关键指标之一。水体中过量硝酸盐氮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等植物大量爆发,严重危害鱼类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LYP)在6-3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金属原子-苯与离子-苯配合物的气相电子转移过程,得到了M(Li,Na,Mg)-C6H6和M^+-C6H6络合物以及它们之间电子转移过程中的先驱络合物的最优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同时利用
<正>目前,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教育与社会实际脱轨的问题,也有社会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