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的死亡病因,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推算我国冠心病现患人口约1100万,且城市和农村居民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reral circulation,CCC)是存在于冠状动脉之间细小的血流通道,生理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当主要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时,这些血管在缺氧、炎症因子等因素刺激下,逐渐开放并形成有功能意义的侧支循环。CCC作为对心肌缺血的适应性反应,有利于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增强残余心肌收缩力、减少心绞痛症状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研究表明,在心血管代谢风险增加的成年人中,TG、HDL-C和LDL-C的个体值并不总是反映这些人群的整体心血管风险,相对于单个血脂指标,TG/HDL-C比值对心血管疾病有更好的预测能力。有研究证实,TG/HDL-C比值与胰岛β细胞功能呈负相关,是胰岛素抵抗的良好标志物,还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独立相关;其中胰岛素抵抗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且胰岛素抵抗指数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一项纳入了 233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TG/HDL-C比值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的增加而升高,并与Gensini评分独立相关,后者是一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经院内观察和院外3年的临床随访发现TG/HDL-C比值与新发心力衰竭和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也存在相关性。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TG/HDL-C比值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国内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显示,TG/HDL-C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CCC的形成独立相关。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TG/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患者CCC相关性的研究报道。目的旨在探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CTO的1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Rentrop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CCC良好组(Rentrop 2-3级,102例)和CCC不良组(Rentrop0-1级,7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指标、用药情况及病变血管位置,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O患者CCC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TG/HDL-C比值预测CCC形成不良的价值。结果1.CCC不良组患者吸烟史比例、TG/HDL-C比值、空腹血糖、血尿酸显著高于CCC良好组,而右冠状动脉闭塞比例低于CCC良好组(P<0.05),余基线资料、临床指标等在两组患者中无显著差异。2.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HDL-C比值升高(OR:1.811,95%CI:1.314-2.497,P<0.001)、空腹血糖水平升高(OR:1.298,95%CI:1.112-1.515,P=0.001)、吸烟史(OR:3.298,95%CI:1.542-7.056,P=0.002)是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显示,TG/HDL-C比值预测CCC形成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15特异性为78.4%。结论1.在CTO患者中,TG/HDL-C比值升高与CCC形成不良密切相关,且是预测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即使不是医疗行业的同道,即使不是教育行业的同仁,无论年长还是年幼,提到他,总会有很多人颔首。他就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放
以大清河流域山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层面探究分析其降雨-径流关系的演变特点及其驱动因素的影响,为变化环境下大清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研究及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发
有效的师生沟通是化解学习矛盾、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办法。本文就以沟通理论在现实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社交领域中的实践为基础,对如何将沟通理念纳入教育管理中进行探讨,深入
东岳庙石碑碑首的形制纹样最为丰富,碑首中尤以龙纹发展变化较为系统。文章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龙纹碑首的产生及其演变,来分析东岳庙内龙纹碑首各阶段的特点,并得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