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海流流动规律和生成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海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国家的经济、文化以及国防军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漂流浮标具有体积小、投放方便、操作简单、使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海流测量与监测。根据漂流浮标的技术要求设计出一种安全性高、观测精度高的漂流浮标,并进行了力学分析、流场分析和水动力性能分析。漂流浮标由浮标体、水帆和定位通讯模块三部分组成。根据漂流浮标的各部分技术要求,完成漂流浮标的设计。定位通讯模块的设计包括铱星通讯模块的选型,四臂螺旋天线的设计、电源功耗的计算、客户端模块的选择与邮箱数据的解压;浮标体的设计包括结构的设计、材质的选择、固定方式、隐蔽性及疏水性设计;水帆的设计包括结构的设计、材质的选择。求解环境载荷力对于漂流浮标浮标体的影响,计算极限生存环境下的环境载荷,通过ANSYS Workbench中的Static Structure模块进行静力学分析,确保浮标体满足强度要求;通过Eigenvalue Buckling模块进行特征屈曲分析,验证浮标体的稳定性;通过Fluent模块进行流场分析,模拟风与海水作用下的流场结果:风与海水对球形浮标体的影响最小,葫芦形浮标体次之,圆柱形浮标体最大。通过Hydrodynamic Diffraction模块对漂流浮标浮标体进行水动力性能分析,研究波浪对于浮标体的影响。主要包括附加质量系数、阻尼系数、一阶线性波浪力和RAO响应因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葫芦形浮标体的耐波性最好,球形次之,圆柱形浮标体的耐波性最差。通过Hydrodynamic Response模块对漂流浮标整体进行分析,研究在风载荷、海流载荷与波浪载荷的共同作用下漂流浮标的水动力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葫芦形漂流浮标的水动力性能优于圆柱形漂流浮标与球形漂流浮标。通过葫芦形浮标体的优化设计可以得出减小最大外径尺寸可以有效提高水动力性能。完成漂流浮标的设计后,在岸边完成定位传输系统的测试与漂流浮标的整体浮力测试,在南海东沙群岛附近布放数套漂流浮标并成功回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