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是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也是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理论探索和实践需要。其实现机制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改革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矛盾的有效手段。研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对于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理论体系,转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为促进政府、企业和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良好互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以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机制为研究对象,借鉴治理理论、历史合力论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专家访谈、文献研究、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困境、转型动力、机制结构、机制功能等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在查阅分析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文献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调研和访谈结果,阐释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的内涵及特征,分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的困境,阐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的动力,以及提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的实现机制。研究认为:(1)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是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由政府单一供给向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供给的转变过程,其具有渐进性和规制性特征,是缓解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现实矛盾的有效手段。(2)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力、经济发展支撑力、供需矛盾驱动力三大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转型过程中,依然存在供给主体角色定位不清晰、社会力量承接能力不足、政策法规不完善、多元供给主体利益诉求错位等困境。(3)政府主导机制、互动合作机制和管理控制机制构成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转型的三大机制。科学的政府角色定位、有效与有序相结合的决策渠道、多样的激励手段是转型机制运行的前提;有效的信任关系、灵活的合作方式、多元的培育形式是转型机制运行的基础;完善的监督体系和法治化建设思维是转型机制运行的保障。(4)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在转型过程中,要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在动态性的基础上持续地对机制结构要素进行调整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