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从我国还是世界的基金发展历程看,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大都经历了“封闭式基金单独存在——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并驾齐驱——开放式基金主导,封闭式基金没落”三个发展阶段。1998年3月两只规范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金泰、基金开元获准发行,标志着我国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试点阶段的到来。随后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基金数量不断增多,管理资产规模不断增大。但是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现象以及机制问题所导致的利益输送问题广受诟病。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异军突起,开放式基金凭借其在流动性和委托代理机制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将封闭式基金边缘化。2002年以后我国就暂停了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各个基金管理公司也把重点放到了开放式基金的运作上,与此同时,各方面要求“封转开”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由于封闭式基金陆续到期,到2008年末我国封闭式基金数目由54只下降到34只(包括新发行的6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的发展一时陷入迟滞。而自2007年以来随着证券市场的震荡幅度加大,开放式基金被动助涨助跌的弊端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而具有“稳定市场、稳定收益”特性的封闭式基金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批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适时推出更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封闭式基金将何去何从?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了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历程,并描述了封闭式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的中心问题:封闭式基金的出路选择。第二节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封闭式基金存在合理性、出路选择的过往文献进行了综合。第三节是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介绍论文的逻辑结构和写作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我国封闭式基金存在的合理性分析,通过对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我国封闭式基金存在的合理性。该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封闭式基金存在合理性的理论分析,通过与开放式基金对比发现:封闭式基金由于流动性要求较低,更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在牛市中的选股和择时能力也要强于开放式基金;由于份额固定,不易受国际热钱的冲击;可以杠杆操作,在牛市中可以获取比开放式基金更高的收益;相对于开放式基金交易成本较低;并且可以选择买卖时机和买卖价格,从而论证了封闭式基金存在的合理性。并且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要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走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并存的道路。第二节封闭式基金存在合理性的实证分析,已有实证文献表明封闭式基金在牛市中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强于开放式基金,在熊市中要差于开放式基金;二者在绩效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从业绩持续性角度入手,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牛市和熊市两种情况下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进行了回归,实证表明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业绩在一定时期内都具有持续性,即封闭式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并不逊色于开放式基金。理论和实证结果都表明封闭式基金完全有存在的必要性。既然有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就应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本文第三章是封闭式基金存在问题分析,该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历程和现状,然后结合以往文献提出了造成我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原因:现代金融理论框架下的解释和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的解释。第二节封闭式基金委托代理机制问题。该章通过与开放式基金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发现:封闭式基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开放式基金更严重,增加了封闭式基金的道德风险;封闭式基金的激励机制不如开放式基金;制度上的缺陷和现时市场情况使封闭式基金的分红不理想。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找出了制约封闭式基金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文第四章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出路选择。根据存在的问题,提了了封闭式基金的两条出路选择:封转开和创新。第一节封闭式转开放式,首先介绍了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的几种形式以及它们的优缺点,然后在综合美国和我国台湾省封转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陆封转开的具体实践介绍了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可能存在的风险:“封转开”制度不明朗所带来的风险;“封转开”可能带来基金资产净值下降和被大规模赎回的风险;“封转开”使基金面临投资风格和基金经理人转变的风险;“封转开”存在套利风险。并提出了我国不宜盲目封转开,而要结合我国实际先试点再稳步推开。第二节封闭式基金创新,国外以及我国封闭式基金创新的实践使我们意识到对封闭式基金进行创新是一条不错的选择。本文结合国外的经验提出了创新的建议:一、产品创新,主要介绍了封闭式杠杆基金和封闭式期权基金等几种创新产品;二、制度创新,提出了救生艇计划和改革封闭式基金分红制度的建议;三、实行浮动报酬,提出了浮动报酬分摊和设计浮动报酬上限与负的浮动报酬起提点,降低道德风险两项措施。最后,在论文结语部分,对促进我国封闭式基金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强对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基金营销机构的教育;完善法律制度以此促进封闭式基金快速发展;加强投资者教育,培养良好的投资理念。最近几年,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迅速,占有基金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而作为我国基金市场“长子”的封闭式基金则日益没落。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开放式基金是国际基金发展的主流,他们纷纷要求将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甚至要求“消灭”封闭式基金。其实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各有自身的优势,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封闭式基金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阶段性贡献,尤其对我国这样尚不成熟的市场更是有存在的必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封闭式基金的出路选择没有简单的选择“封转开”,而是提出了“封转开”存在的巨大风险,在我国应该先试点再稳步推开。另外本文另辟蹊径,提出了发展创新性封闭式基金的建议,认为我国应该采用“封转开”和创新并举的措施来促进封闭式基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