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及载药刮痧机制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ere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含药刮痧介质)与单纯刮痧(一般植物油介质)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马桑狗帮油刮痧的治疗效果,并通过观察慢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创伤局部组织病理变化及局部皮肤、肌肉和血清中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变化阐述其治疗机制。方法:1、临床试验共纳入120例病例,按照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原则,分成单纯刮痧组、低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中等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和高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每组30例,隔4天刮治1次,连续刮治7次。于治疗前、每次治疗后及第一、三个月随访10个访视期观察四组VAS评分、中医主要临床体征(压痛、功能障碍)积分变化,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及第一、三个月随访4个访视期观察两组SF-36量表评分变化,统计四组起效及痊愈所需刮治次数,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2、动物实验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茶油刮痧组、马桑狗帮油刮痧组、马桑狗帮油涂擦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四组用机械冲击挫伤的造模方法造模,形成慢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及模型组不作处理,茶油刮痧组和马桑狗帮油刮痧组局部刮痧,马桑狗帮油涂擦组局部涂擦。隔天一次,共4次。末次治疗后48小时,将各组大鼠处死。取刮痧局部皮肤、肌肉组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无菌性炎症及相关病理表现。检测血清、皮肤、肌肉中 TNF-a、IL-1β、IL-6、iNOS 及β-EP 水平。结果:1、临床试验由于试验过程中脱落7例病例(占总数的5.8%),根据全方案分析集(FAS)原则,相关缺失数据由最接近1次观测值结转,最终对120例数据(单纯刮痧组30例,低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30例,中等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30例,高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30例)进行分析。1.1基线期比较基线期四组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疼痛部位、VAS、压痛、功能障碍及SF-36量表)比较,除SF-36量表中一般健康(GH)、社会功能(SF)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组间比较具有可比性。1.2组内比较四组治疗后及随访期与治疗前相比,在VAS、压痛、功能障碍及SF-36量表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1.3组间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在VAS、压痛及SF-36量表中的PF、RP、BP、VT、RE、MH维度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在VAS、压痛上,不同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较单纯刮痧组更为显著(P<0.05/P<0.01/P<0.001),较高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效果比较低浓度组效果更好(P<0.05);在功能、RP、BP、MH上,低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和单纯刮痧组疗效相当(P>0.05),高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P<0.05/P<0.01/P<0.001),中等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疗效优于低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和单纯刮痧组(P<0.05);在PF上,低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中等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和单纯刮痧疗效相当(P>0.05),高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P<0.05);在VT、RE上,中等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和高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疗效相当(P>0.05),中等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和高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疗效优于其他二组(P<0.05/P<0.01),低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疗效优于单纯刮痧组(P<0.05);比较四组起效和痊愈所需刮治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四组痊愈率、愈显率,低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和单纯刮痧组疗效相当(P>0.05)。高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P<0.05)。中等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疗效优于低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组和单纯刮痧组(P<0.05),进一步组内比较肩背部、腰部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马桑狗帮油刮痧或单纯刮痧对受试者正常生理指标产生不良影响,未出现晕厥、病情加重、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2、动物实验由于实验过程中大鼠死亡3例,皮肤样本污染5例,肌肉和血清样本污染3例,最终对数据(皮肤样本47例,肌肉和血清样本49例)进行分析。造模后取损伤局部肌肉组织制作切片后观察光镜下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观察到坏死肌细胞增多,肌纤维变性坏死,肌纤维异染,造模成功率1 00%。2.1 大鼠组织及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2.1.1 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结果证明马桑狗帮油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能够增高血清β-EP含量,缓解刮痧引起的疼痛。在马桑狗帮油与刮痧的共同作用下发挥了较单纯刮痧和马桑狗帮涂擦更好的疗效,取得了更好地抗炎作用。2.1.2大鼠皮肤组织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打击法造模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皮肤TNF-α含量升高,IL-1β、IL-6、iNOS及β-EP变化不明显,皮肤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及疼痛。茶油刮痧组较模型组皮肤各因子变化不明显,马桑狗帮刮痧组、马桑狗帮涂擦组较模型组能有效降低皮肤TNF-α、IL-6含量,使iNOS含量有下降趋势,减轻皮肤组织炎症反应。马桑狗帮刮痧组较马桑狗帮涂擦组、茶油刮痧组皮肤TNF-α、IL-1β、IL-6、iNOS含量有下降趋势,β-EP含量有上升趋势。马桑狗帮刮痧起到比单纯刮痧和马桑狗帮油涂擦更好的减轻炎症、缓解疼痛的效果。马桑狗帮油与刮痧结合起到增效作用。2.1.3大鼠肌肉组织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肌肉TNF-α、IL-1β、IL-6、iNOS含量明显升高,β-EP含量明显降低,证明模型组炎症反应、疼痛明显。马桑狗帮刮痧组与模型组比较,肌肉TNF-α、IL-1β、IL-6、iNOS含量明显降低,β-EP含量明显升高,证明马桑狗帮刮痧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肌肉组织损伤,缓解疼痛。马桑狗帮涂擦组、茶油刮痧组、模型组肌肉TNF-α、IL-1β、IL-6、iNOS及β-EP含量无显著差异。马桑狗帮涂擦组较模型组肌肉TNF-α、IL-1β、iNOS含量有下降趋势。茶油刮痧组较模型组肌肉TNF-α、IL-1β、IL-6、iNOS有下降趋势。证明马桑狗帮刮痧组、马桑狗帮涂擦组、茶油刮痧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反应,且马桑狗帮刮痧组的效果明显优于马桑狗帮涂擦组、茶油刮痧组,同时马桑狗帮刮痧有良好的止痛作用。2.2大鼠局部组织病理变化2.2.1大鼠局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正常组、模型组角质层呈带状均匀分布,排列紧密,无角质层脱落或游离,角质形成细胞(kerαtinocyte,KC)排列紧密。马桑狗帮涂擦组角质层较为完整,排列较为紧密,一些区域外层角质呈带状游离分布,有少量角质层脱落,KC排列紧密。茶油刮痧组、马桑狗帮刮痧组角质层排列疏松,表皮角质层外层细胞间距明显增大,脱落现象明显,大多区域外层角质呈带状游离,与表皮相分离,内层出现较多空泡;其他区域角质层均较疏松,与活性表皮分离呈层状,KC间隙变大。2.2.1大鼠局部肌肉组织病理变化正常组细胞结构完整,排列规整,未见形态学改变。茶油刮痧组、马桑狗帮涂擦组、马桑狗帮刮痧组、模型组损伤局部肌肉组织形态学改变,有明显的肌纤维坏死、变性,肌纤维异染,泡体溶解,观察到机化了的瘢痕组织,坏死肌细胞增多。大量结缔组织增生,残留断裂的肌纤维被吸收或机化,组织广泛变性,细胞排列欠规整。马桑狗帮刮痧组较茶油刮痧组、马桑狗帮涂擦组、模型组肌肉组织病理改变较轻。结论:1、浓度是含药刮痧介质疗效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浓度马桑狗帮油刮痧较单纯刮痧在改善疼痛、压痛、生活质量及临床痊愈率、愈显率上具有疗效优势,起效更快,治疗时间更短,且在一定范围内与马桑狗帮油浓度呈正相关;2、刮痧、脂类介质能增强皮肤通透性,刮痧与含药刮痧介质的结合能加速含药刮痧介质中有效成分的经皮吸收,产生增效作用,较单纯刮痧和含药刮痧介质涂擦在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3、马桑狗帮油刮痧可能通过降低皮肤中IL-6、TNF-α水平;降低肌肉中IL-1β、IL-6、TNF-α、iNOS水平,提高β-EP水平;降低血清中IL-6水平,提高β-EP水平减轻炎症、缓解疼痛,同时减轻肌肉组织肌纤维坏死、变性,结缔组织增生、瘢痕组织生成,发挥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采用自行开发的锥桶式流变成形机(Taper barrel rheomoulding machine,简称TBR),并结合TOYOBD-900V4-T型压铸机,研究了铸造压力对AZ91D镁合金流变压铸件内部微观孔洞形态以及密
目的 研究社会活动参与对农村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量表简表(CES-D10)测量农村老年人的抑郁发生率,利用列联方法分析社会活动参与对其抑郁发生的作用。结果 农村老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比较了川西米亚罗地区3个人工云杉林样地和3个天然次生林样地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程度。人工林种群的平均多态
无线体域网(WBANs,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是由多种位于体内、体表或体外的分布式传感器节点构成,具有信息感知、处理和传输功能的无线自组织网。WBANs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的延伸,具有动态性、异质性、网络规模小、能量受限和信号衰减快等特性。随着超高速率、低延时、高可靠的第五代(5G)通信技术日渐成熟以及通信
阐释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过程与基本特征,分析了我省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出我省"十一五"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与目标,提出了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与对策.
以我国玉米育种实践为例,阐述了当今玉米种质创新与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讨了实现种质创新和利用的可能途径与方法。提出玉米育种应注重中长期育种目标的制定,充分利用地方种
针对中医特色康复医学教学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中医特色康复医学教学的改革,主要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机制改革。
目的为了减轻体外循环心内吸引力过大,所产生的负压对红细胞和心内膜的破坏,将研制的一种心内吸引减压阀我们在临床试用。方法6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减压组和对照组,每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