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等离子法制备的TiO纳米晶、PAN预氧化纤维纳米尺度微观结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及材料的纳米尺度微观结构研究是材料科学的两个重要领域。纳米材料的结构与制备条件密切相关,表征是准确判断制备条件对其结构影响的唯一途径。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应采用多种手段,从多角度、多尺度下进行,表征手段应准确、方便、有效,且各种手段对同一结构特征的表征结果应一致,才能指导实验并为新的制备技术提供依据。 等离子体系统,可在“快速、纯净、高活性”条件下使反应发生。等离子体在材料制备中的作用,一是可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二是可提高所制备材料微晶结构的有序化。 射频等离子体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无极放电,不存在电极损耗污染。射频高温等离子体,由于其高效、清洁等特点尤其适于制备纳米催化材料或半导体材料,如作为光催化剂的TiO2纳米晶。而利用射频低温等离子体的高能量,可使制备碳纤维、石墨化纤维所用原丝,如PAN(聚丙烯腈),在预氧化阶段的较低温度下,其微观结构向有序化方向转变。纳米TiO2及PAN预氧化纤维是高、低温射频等离子制备技术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类材料,其制备过程、表征手段等对等离子法制备的其它纳米材料,或在纳米尺度下研究材料微观结构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TiO2纳米晶的粒径、尺寸分布、晶型及晶相组成等对光催化活性影响很大,由于其它方法制备的TiO2结晶度较差且易引起颗粒硬团聚等原因,导致不同表征手段结果不一,因此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多手段表征的研究较少,且很少有通过改变操作工艺条件控制其粒径和晶型的报道。 预氧化纤维的结构对最终碳纤维的性能影响极大。由于PAN预氧化纤维内部结构有序化程度较低使其难以表征,至今相关研究报道也很少。射频低温等离子体用于PAN原丝预氧化是一新技术,急需通过表征了解预氧化纤维结构特点和变化。 为此,本研究采用射频等离子法制备了TiO2纳米晶及PAN预氧化纤维,采用TEM、SEM、STM、XRD等多种手段,在微米、纳米及原子尺度下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分别如下: 1.以TiCl4和O2为反应体系,以Ar气为燃气和冷却气,采用射频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TiO2纳米晶。通过改变TiCl4汽化器温度、O2和Ar燃气及冷却气流量、AlCl3掺杂量,研究了TiCl4进料量、物系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晶型转化剂等关键反应条件对纳米TiO2粒径与晶型的影响。 (1)TEM、BET、XRD法测得同一样品的平均粒径(30~50nm、31.7nm、33.7nm)基本一致;粒度仪分析结果粒径较大,可能为稀释引起软团聚后的粒径;大部分颗粒为球形体,分散性良好,分布较为均匀。结果表明几种方法在表征纳米粉体粒径方面可以相互弥补不足。XPS、XRD结果显示,所得TiO2纳米晶结晶完整,为锐钛相和金红石相混晶体。 (2)TEM、XRD结果显示:增加TiCl4进料量、延长停留时间均利于锐钛相向金红石相转化,且粒径有所增大;添加AlCl3使金红石相含量较未掺杂时有较大幅度提高,且粒径随掺铝量增加而减小。AlCl3主要促使特殊晶种的生成及引起TiO2晶格畸变,抑制了晶粒生长并促进相变,是一种有效的晶型转化剂。在实验范围内,TiO2纳米晶的金红石相含量在12.0~53.6%间可控。 (3)通过对不同AlCl3掺杂量制备的系列TiO2样品进行仔细的X射线微结构数据分析和计算,首次发现,添加AlCl3使TiO2纳米晶中锐钛和金红石两相的晶胞参数、轴比、晶胞体积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即总体上两相中均存在单调的各向异性晶格畸变。 上述结果表明,采用射频等离子法直接得到了高纯度、尺寸分布窄、混晶型TiO2纳米晶,颗粒分散性良好,结晶完整,其表征结果得到统一;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及掺杂实现了对TiO2纳米晶粒径与晶型的控制;其连续、稳定、清洁的制备工艺为批量生产提供可能,显示了该法在TiO2光催化剂制备方面的明显优势。 2.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预氧化过程的简化动力学模型,结合模型在热分析仪上模拟纤维预氧化条件,对富氧预浸处理的PAN原丝预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将PAN原丝在H2O2中浸泡并用射频电场极化,然后在射频氧等离子体环境中进行预氧化,采用SEM、HRTEM、STM、XRD等系列表征手段,研究了预氧化纤维的微观结构特征。 (1)通过建立预氧化过程动力学模型,结合热重分析结果发现,PAN原丝的富氧预浸处理降低了预氧化初始反应温度并使反应进行的缓慢,热量散失均匀,失重较小,较缓和的反应条件利于以化学反应控制的方式进行,有效地使氧化深入纤维内部而改善其结构的不均匀性。 (2)与未浸泡处理且采用常规电炉法制备的预氧化纤维比较:微米尺度下的SEM形貌显示,这种预氧化纤维表面微纤间的皱褶较浅且较整洁圆滑,径向结构的不均匀性得到改善;XRD计算结果表明,石墨化度和微晶尺寸有所增大,层间距则有所减小;从纳米尺度下的HRTEM图像中,观察到等离子法制备的预氧化纤维(002)晶面的晶格条纹和晶格边缘;从纳米及原子尺度下的STM图像中,探测到组成微纤的超微纤具有相互缠结、呈轴向伸展的左螺旋结构,其表面原子具有取向排列趋势。 (3)缺陷存在于所有纤维中。采用SEM清晰地观察到预氧化纤维表面和内部的缺陷,发现缺陷形态各异。研究这些缺陷发现,纤维表面分布有轴向沟槽、裂隙、裂纹等,内部存在孔洞、皮芯结构等,该表征结果可为改进工艺,最大限度减少缺陷数目和减小缺陷尺寸,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度提供依据。 (4)采用STM量化了预氧化纤维的三级主要结构单元。在微米尺度下,纤丝表面分布有粗细不一、沿轴向排列的带状微细纤,微纤之间具有叉状结构及凹陷分隔,微纤是组成预氧化纤维的一级结构单元,直径约0.75μm;在纳米尺度下,观察到微纤由相互缠结、紧密排列的超微纤组成,呈螺旋结构、沿轴向伸展的超微纤是组成预氧化纤维的二级结构单元,直径10~20nm;随着扫描范围的逐渐缩小,进一步观察到超微纤由堆积起来的细小微晶组成;在原子尺度下,微晶表面原子与高取向热解石墨(HOPG)相比不很规则,但具有取向排列趋势,微晶是组成预氧化纤维的三级结构单元,粒径1~3nm。 以上结果表明,所用射频等离子法制备的PAN预氧化纤维,径向从皮部到芯部呈现较为规整的层片结构,排列较致密有序,无明显的径向结构差异;石墨化度和微晶尺寸均较电炉法有所增大,层间距则减小,密度上升;微晶表面原子具有取向排列趋势;低温等离子体的高能量在提高预氧化纤维内部结构有序化、改善其结构缺陷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表征结果为该新方法的可行性应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社会,信息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系列的高考、中考政策的变革,也给我们小学教师指明了培养学生的方向,力争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而“群文阅读”——一个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中出现的特色课程,正在为适应“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和阅读能力;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而努力实践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期刊
摘 要:在诸多高中基础学科中,物理是思维要求较高,知识难度较大的学科之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物理教与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发展和高考成绩。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加强对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与路径的研究,将物理模型构建与物理知识学习、物理问题解决融为一体,促使学生在物理模型的辅助下,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分析、解决具体物理问题,为促使学生物理综合素养培育和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摘 要:伴随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高中班主任,不仅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具有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将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临成长、学习的困扰时,能够以阳光、乐观的心态应对。为此,班主任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在促进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使其具有坚毅的内心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浅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
期刊
摘 要:美术鉴赏是鉴赏时要具备的能力,懂得鉴赏知识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艺术品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存在的优点。懂得鉴赏知识可以对画作有清楚的认识,会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该课程会带来许多积极的意义,会丰富学生对艺术品的知识了解,并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与提升自我品味。在开展美术鉴赏课程时,要注意对学生增强动手能力,能够达到在课下自我了解艺术品的含义,对在上课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点记得牢固。根据学生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积极应用,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个学校的教学方式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小学是学生提升各项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锻炼各项思维能力的主要阶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及时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整本阅读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创设精彩纷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在
期刊
3-6岁是幼儿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许多的教师更注重语言教学过程,忽略评价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存在以下现象:一是评价观念偏差。教师的提问喜欢让幼儿走进自己预设的答案中,语言表述整齐划一,忽视对个性化表述的。二是评价内容单一。很多教师仅从对文学作品的表述和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回答,评价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三是评价单调空洞。对幼儿的回答,千篇一律地回答:“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之后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帮助。为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一些经验,针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都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小学升学考试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老师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教授
期刊
摘 要:伴随科技的不停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地提升,网络技术地不停发展促成了教学的改革,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学中发挥了较好效果。作为一种最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怎样使用这一技术去丰富课堂内容,讲述知识,处理好教学的展开是现在教学界中所关注的焦点。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使用加以分析,讨论在信息化条件中高中数学讲课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应用分析  引言  如今在高中全面使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口语交际技能是十分关键的授课任务之一,需要养成学生本身认真倾听、语言表达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同时也是推动学生迅速发展的重中之重。伴随着国家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口语交际技能在小学时期的关键性也在不停提升,随之而来的则是越来越多有关口语交际技能的培育对策探究。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训策略核心思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一定的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效运用多媒体,组织个性化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充分活跃数学思维,使学科成绩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满足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会更高,成功打开数学教育的新局面,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够变得异常顺利。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出发,具体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仅供其他教师参考,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指导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