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于2003年4月公布了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从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三个维度明确了课程目标,这就意味着教育、教学在实践层面上将进行全方位的更新。中学生物教科书作业系统既是生物教科书不可缺少的、与课文系统一起构成的区别于其他读物的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它兼具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功能,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地作用到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直接地反映着教育教学改革中评价机制的新思路。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的方法。因此,对生物教科书作业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本研究采用比较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调查两个维度切入。首先界定了生物教科书作业系统的内涵,然后以《课程标准》对作业系统编制的要求和建议;“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作业系统编制的启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作业系统编制的启示为理论依据,选取了正在实验区试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实验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版实验教材共两个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的必修本,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文本分析。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同一课程标准下江苏省现使用的两套高中生物教科书作业系统的以下这些指标进行分析:题型、题量、难易程度及划分层次、知识的巩固、迁移探究能力的培养、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方面和科学前沿方面、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识方面、题目的开放性、可塑性方面,归纳和总结其异同。第二,调查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标准教材的使用情况和对教材的评价,特别是对作业系统的反馈信息,分别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从教科书作业系统的编制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的引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STS思想的渗透等方面对使用以上两个版本教材的四个地区的中学生物教师、八所学校学生实施调查,共回收教师有效问卷50份,回收学生有效问卷786份,并对教材主要编写者进行了访谈。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两个版本教科书的作业系统较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具体表现为:1.建构了合理的生物学知识结构;2.提高了学生生物学技能的综合能力;3.丰富了学习和探究的体验过程和方法;4.发展了学习兴趣、合作态度与科学精神等情感;5.提供了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广阔空间。(二)教科书中作业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1.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评价比较薄弱;2.作业系统中探究性活动的设计对能力培养的要求过高。最后针对教科书作业系统编写、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和教师使用教科书作业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一)教科书作业系统的编写应关注学习活动中的评价;(二)教科书作业系统的编写提供学生表达个人想法的机会;(三)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应针对不同的作业内容,加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文字阐述;(四)对教师使用教科书作业系统,应根据对教科书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作业系统的题目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替代或补充;(五)对教师使用教科书作业系统,应为学生的探究性活动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