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对企业生存发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2010年以后,随着空气低温分离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工业气体行业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强烈的困境。A公司作为广东省本土的工业气体公司,为应对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对手的进攻,聚焦广东省激光加工行业,开发“快保”业务线,为省内激光加工行业提供专属工业气体产品。但对2018年经营状况进行回顾时发现公司“快保”业务配送费用占整个营业收入的37%,严重侵蚀了整个业务线的利润,导致“快保”业务利润率比竞争对手低十多个百分点。文章以此为切入口,收集大量的数据对造成配送成本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A公司“快保”业务因缺乏必要的中转站,工厂到客户区域中心段的配货由装载量很小的“快保”业务专用车辆运输,导致影响配送效率“公里/吨”指标高,从而造成配送成本高企。针对这一问题,在对国内外文献研读的基础上,确定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提出在A公司“快保”业务客户集中区建立中转站,再以中转站为中心分区集中配送的配送优化方案。考虑到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复杂性,本文通过逐级推进的方式,分步解决这一复杂的配送网络规划问题。首先,根据A公司“快保”业务的客户地理分布及业务量,按行政区域对客户进行归集,确定中转站的备选区域;寻求工厂到中转站配送费、中转站到客户端配送费、中转站建设及运营维护费三者最低,以整数规划模型确立中转站数量及选址区域。然后,采集“快保”业务客户经纬度,在模型最优解的基础上应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客户进行分区,并确定各区域的中心点。最后,综合考虑工业气体贮存运输的特殊性及中转站建设的时效性,最终选择距各区域中心点最近的工业气体公司作为中转站,并以此为中心在区域内集中配送。通过使用“快保”业务2018年销售实际数据对优化方案进行模拟,输出数据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有效性。同时,对已投入运行的中转站在2019年1月运行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优化方案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