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论证的主题是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亚“中心—周边”结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一体化公平目标的影响。在对欧洲一体化的中心——周边关系研究中,我发现欧洲的产业整合并没有遵循传统一体化理论提及的制造业将不断地向中心国家集中的推论,反而在中心国家和周边国家同时出现集中和分散现象;周边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比中心国家快的事实也没有完全遵循一体化理论的中心——次中心——周边的空间扩散发展路径;周边国家的快速增长和周边国家内区域1差距的基尼系数的扩大也是传统一体化研究较少涉及的问题。本书运用亚“中心—周边”结构理论来诠释上述现象。认为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是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竞争障碍的消除,欧共体的产业出现重新整合趋势:中心国家的产业向周边国家的区域的分散使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周边国家的产业向中心国家集中使这些产业的规模经济更加显著。产业的分散和集中使中心和周边国家的一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经济增长中心,增长中心由增长极和围绕增长极的周边组成,其周边的范围以增长极的经济辐射半径为限,我们把区域内增长极及其周边合称为中心——周边结构。由于这种结构处于欧洲传统的中心——周边关系内,我们称为亚“中心—周边”结构(后文有时将用亚中心、亚结构来代称)。由于亚中心的出现使周边国家发展速度加快,形成与传统理论不同的中心——周边——中心的趋同趋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基尼系数上升也同样是因为亚中心的发展。本书是在对欧洲一体化实践的大量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论文首先对亚“中心—周边”结构的形成背景和条件进行了论述,对亚“中心—周边”结构的定义、形成过程与发展阶段、依托条件等作了概括性的阐述。然后分别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