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针拨联合氟尿嘧啶(5-FU)结膜下注射治疗早、中期失败滤过泡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对可能影响针拨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我们对2008年3月-2010年6月山东省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拨联合氟尿嘧啶(5-FU)结膜下注射治疗早、中期失败滤过泡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对可能影响针拨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我们对2008年3月-2010年6月山东省立医院门诊接诊的行小梁切除术术后早、中期复诊的患者中,有滤过泡形态不良、眼压控制不佳的患者行滤过泡针拨联合5-FU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对于双眼患者随机选1眼为观察对象,我们共对23眼进行了观察分析。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应用1ml注射器针头。针拨结束后5-FU0.2m1(25mg/mL)分两点注射到滤过泡周围结膜下。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点眼4次/日。于术后1周、2周、4周、8周、16周、20周、24周复诊。对复诊时的眼压、滤过泡的形态及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对针拨前后眼压进行统计分析,对滤过泡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可能影响针拨效果的因素如既往眼手术史、针拨前滤过泡形态、针拨后即刻眼压及滤过手术与针拨的时间间隔做统计处理。
结果:以如下标准进行判断:完全有效:不用任何降眼压药,眼压低于21mmHg。部分有效:应用一种降眼压药,眼压低于21mmHg。失败: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眼压药,不论眼压是否正常,均认为失败。针拨前23眼眼压21.9-35.0mmHg,平均26.5mHg±3.0,术后即刻眼压7.7-18.5mmHg,平均12.6mmHg±5.9。在随访过程中有7眼眼压升高,给予派立明或美开朗1种降压药,眼压仍高于21mmHg。所有23眼末次眼压10.10-38.0mmHg,平均20.5mmHg±8.20。随访结束时16只眼为功能滤过泡;7只眼为非功能滤过泡。滤过泡的生存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针拨后24周滤过泡生存率为69.6±0.9%(生存率±标准误),23眼滤过泡的平均生存时间20.52周±1.26,95%可信区间为18.05~22.99周。针拨并发症:针拨后浅前房、低眼压8眼,结膜下出血4眼,虹膜炎症反应3眼,前房出血2眼。在可能影响针拨效果的因素中既往眼手术史、针拨后即刻眼压及滤过手术与针拨的时间间隔与针拨效果间无统计学意义。而针拨前滤过泡形态与针拨效果间有统计学意义,包裹型滤过泡针拨效果好于扁平型。
结论:针拨联合5-FU结膜下注射是治疗失败滤过泡的有效方法。针拨操作简单、安全、具有可重复性。对手术设备要求低。在影响针拨效果的诸因素中,针拨前滤过泡形态与针拨效果间有统计学意义,包裹型滤过泡针拨效果好于扁平型。
其他文献
数学观察能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或初步加工能力。具体表现为:在掌握教学概念时,善于舍弃非本质特征,抓住本质特征的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善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体系的能力;在学习数学原理时,能从数学事实或现象展现中掌握数学法则或规律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识别问题的特征,发现隐含条件,正确选择解题途径和数学模型的能力,以及解题的辨析能力。下面谈
摘要: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映射于抽象的范畴概念而形成隐喻性表征,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人们通过隐喻认识世界, 语言通过隐喻构建人的认知,本文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揭示隐喻的认知机制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隐喻性思维对词义的影响、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对现有语义结构使用和理解的影响。可以使学生不仅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而且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明确地提出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并具体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
摘要: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入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情绪;设计多样有趣的练习,让学生百练不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有理论、有实例地论述了自己是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发展,也多是在无自觉意识下完成的。只要我
摘要:“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叙述笔者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肤浅认识和在初中思品课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兴趣 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以人为本的人才的竞争越发突显,相应地,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责任任重道远。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必然也会引起教学理念的更新,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以
摘要: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苏霍梅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把知识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语文尤为如此。常言道:“文以情动人”。哪一篇课文不饱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以适当的方法,适时的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培养 学习 语文情感
摘要: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体现了淡化文体意识、注重语言运用、注重实际操作的精神。但与此同时也造成高中生写作的文体意识大量缺失,树立文体意识,加强文体知识教学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关键词:写作教学 误区 文体意识 阶段训练 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体现了淡化文体意识、注重语言运用能力,淡化理论讲解、注重实际操作的精神。新的语文教材也变以往的“文体”单元为“主题”单元。近几年来,高考
摘要: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英语口语教学,提升学生口语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需要广大教师深深思索。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 口语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开展口语教学,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表达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及情感三维教学目标,这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在此,
摘要: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如此课堂效果可大有改观。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本文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