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神经递质关系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rmation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的关系,神经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证型的内在本质。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共观察抑郁症患者175例,辨证分为五个证型:肝郁气滞38例、肝郁脾虚28例、肝郁痰阻40例、心脾两虚28例、心肾不交41例,分别与44例正常人比较分析。   观察各组NE、5-HT、DA、Ach的差异,DA与5-HT,Ach与NE之间的关系及病情、性别、年龄与神经递质的关系,并以SAS8.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抑郁症患者男女性别比约为3:7,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在年龄分布上,以31.60岁居多,占90%;   (2)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水平低于正常人,但是有24.6%NE、31.4%5-HT、22.3%DA及7.7%Ach功能亢进者(P<0.01);   (3)各中医证型NE、5-HT、DA、Ach低于正常人,但是各证型均有一定比例的神经递质功能亢进者(P<0.05,P<0.01);   (4)DA与5-HT呈正相关,Ach与NE呈负相关(P<0.01,P<0.05);抑郁症患者DA/5-HT的比值大于正常对照组,NE/Ach的比值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   (5)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DA呈负相关(P<0.01);中医症状评分与5-HT、DA呈负相关(P<0.01,P<0.05);   (6)男女两组比较,在NE、5-HT、DA、Ach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NE、5-HT、DA、Ach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   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水平不同;抑郁症发病机理包括神经递质功能低下、亢进和拮抗失衡三个方面;抑郁症病情轻者神经递质水平高,病情重者神经递质水平低。
其他文献
周正华主任医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医疗及科研事业二十余载,熟练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胃痛、痞满、
有位外国数学家叫卡普利加,在一次旅行中,遇到猛烈的暴风雨,电闪雷鸣过后,他看到路边一块里程碑,被雷电劈成两半,一半上刻着30,另一半刻着25。这时,卡普利加的脑海中忽然闪现了一个绝妙的数学关系——  30 25=55 552=3025  把劈成两半的数字加起来,再平方,正好是原来的数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数字,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熟悉速算的人很快就找到了另一个数字:2025。  20 25
第一部分为基于近20年中医期刊文献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用药规律探讨。  目的:对亚甲炎临床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总结中药治疗本病的用药组方规律,通过聚类分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