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郑州市中小学生青春发动时相的特点、现状,分析发动提前的可能影响因素,并探讨各种因素对青春发动时相影响可能的性别差异,为后续开展该人群的队列研究奠定基础,为揭示青春发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市区2所小学、1所初中作为调查学校,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抽取小学二、三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女生,每个年级保证有效样本量至少150人;小学三、四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男生,每个年级保证有效样本量至少150人。调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如身高、体重、腰围、皮褶厚度的测量;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检查,包括男生睾丸体积测定、阴毛发育及女生乳房发育;问卷调查,包括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日常接触家用化学品情况、体力活动情况、心理行为发育特征、豆类及豆制品摄入情况。结果1.男女生青春发动时相状况8、9岁组男生睾丸容积≥4 ml者分别为8人(6.2%)、13人(7.9%),12岁组男生睾丸容积≥4 ml者102人(89.5%);8岁组和9岁组男生阴毛均未见发育,12岁组男生有一半以上(55.3%)仍未见阴毛发育。7岁组女生81.8%乳房未发育,8岁组乳房未发育者降至53.1%,12岁组女生乳房均已发育:月经初潮出现在夏季(6、7、8月)者最多,6、7和8月来潮人数分别为30(12.1%)、44(17.7%)和32(12.9%)。随着青春期的进程,男女生身高、体重、腰围、女生皮褶厚度等形态发育指标呈上升趋势。610名男生中,发动提前组111人(18.2%),正常组449人(73.6%),延迟组50人(8.2%);644名女生中,发动提前组79人(12.3%),正常组500人(77.6%),延迟组65人(10.1%):男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率(18.2%)高于女生(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单因素分析父母至少有一人吸烟的男生发动提前发生率高于父母都不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提前组和未提前组生活或学习环境中是否有人经常吸烟情况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提前组BMI、腰围及女生皮褶厚度、体脂百分比均值都高于未提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提前组超重加肥胖、肥胖发生率都高于未提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前组男生品行问题、女生情绪症状得分均值都高于未提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多因素分析父母吸烟和腰围是男生发动提前的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738、1.024,P值均<0.05)。生活或学习环境中有人吸烟和腹部皮褶厚度是女生发动提前的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661、1.052,P值均<0.05)。4.腰围与男生性发育同一年龄组,睾丸、阴毛发育得分变化趋势为:腰围较大组>正常组>较小组。5.腹部皮褶厚度与女生性发育同一年龄组,乳房发育得分变化趋势为:腹部皮褶厚度较大组>正常组>较小组。12、13岁来潮组腹部皮褶厚度均值都大于未来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男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率高于女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率。2.无论男女,中小学生被动吸烟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有关联。3.腰围与男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同龄人相比,腰围较大的男生,性发育相对提前。4.腹部皮褶厚度与女生发动提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同龄人相比,腹部皮褶厚度较大的女生,性发育相对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