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致人淋巴细胞基因组差异表达及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eh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全基因组水平筛选辐射反应基因,验证X-射线照射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及剂量-效应关系,为阐明辐射生物学效应信号通路和利用基因表达改变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剂量为0.5、2.0、5.0Gy的X-射线照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Agilent人基因组表达芯片检测照射后24小时全基因组mRNA表达改变,通过芯片扫描和软件分析,得到3个剂量组的差异表达谱,通过统计学检验分析、倍数变化和交集分析筛选出特异表达和共表达的差异基因。用SOM分析筛选辐射剂量依赖性表达上调基因,用统计分析软件检验和建立剂量-效应关系模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用层次聚类、Gene Ontology和GenMapp等数据库分析辐射相关信号通路,以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1.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到各剂量组差异表达基因共计522个,在共表达的38个辐射反应基因中,18个已知基因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调,其中DDB2、BBC3、PCNA、IFNG、TNFSF4、TNFSF8、ZNF788、TMEM30A、DACH2、TNFRSF10B等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辐照剂量呈直线回归关系,GADD45A、PHLDA3、ISG20L、APOBEC3H、E2F7、PPM1D等基因的表达与剂量间的变化关系符合指数模型。2.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2.0和5.0Gy照射组GADD45A、XPC、BAX、P21基因表达上调,Ku70、XRCC3基因表达下调,与基因芯片结果相同。GADD45基因表达在1.0~5.0Gy照射后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曲线拟合符合指数模型,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在2.0GyX射线照射后该基因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为1h开始上升,4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照射后72h,照后96 h基因表达水平恢复正常。p21基因表达在1.0~3.0Gy照射后与照射剂量存在线性剂量-效应关系。3.芯片的数据分析表明,参与辐射反应的基因涉及DNA应激、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其中11个基因为P53直接调控的靶基因。信号通路分析揭示辐射主要诱导p53信号通路、Fas和热休克蛋白介导的凋亡通路、细胞周期调控和炎症反应通路。结论1.基因芯片技术可作为筛选辐射反应基因的有力工具。2.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淋巴细胞后可致基因表达谱的特征性改变,部分基因的差异表达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3. X-射线的辐射损伤效应,涉及一些特定的辐射反应基因和细胞信号通路。特征性的辐射反应基因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辐射生物剂量计。
其他文献
用ICP和X荧光对锡尾矿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尾矿主要由SiO2、Fe2O3、CaCO3、Al2O3等组成。采用XRD对尾矿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的晶相结构进行了研究,以程序升温焙烧实验考察尾矿的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ENVI软件在计算大范围区域遥感影像的植被指数时处理过程繁琐、效率低,根据植被指数反演模型的计算方法,经过分析和结构设计,在ENVI/IDL环境下开发了一个计算植被指数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利用海南岛18个气象台站2003~2009年雷暴日及典型雷电灾害资料,在统计分析海南岛雷灾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灾害易损性角度出发,对海南岛雷电灾害易损性差别进行研究,对各种易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