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大学后教育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近年来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体育学科的研究生规模也空前的壮大起来。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引起了很多专家的质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只有通过学校体育教学这种较为正规的渠道来发展和弘扬,高校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规范、科学普及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等体育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应承担起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任,维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本文查阅了有关课程设置与培养的28篇期刊论文,11篇硕士论文,并对全国6所专业类体育院校和4所综合类体育院校的学生、教师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通过收集的10所高校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与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分析讨论并发现上述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中都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对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要在科学性、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不仅要确保研究生能够掌握自身专业较为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又要从选修课设置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在课程教学上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加强授课教师的管理。第三,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要与本科生的培养区别开来,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勇于探索,独立科研的能力,尤其要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我们培养的研究生要能够很好的走向社会,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目标的制定在遵循社会需求为主的原则下,根据学校自身实际与办学特色,科学合理的确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