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利用手写笔采集手写时的运动参数,探讨各手写参数在早中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诊断的作用及其对前驱期PD甄别、及运动症状严重程度的量化价值。方法共有符合英国脑库标准的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帕金森专病门诊的PD患者45例(前驱期患者10例、HY1-2.5级的早期患者28例、HY3级的中期患者7例),同教育水平、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40例,收集姓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共病、PD病程、HY分级,MDS-UPDRS量表Ⅰ、Ⅱ、Ⅲ项,PDQ-39,Schwab and Engl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MMSE, MoC A,BMI, PD 初发时亚型,家族史,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临床资料,并用手写笔在数位屏上依次完成阿基米德曲线、米字临摹及固定腕关节划弧线三个任务,与之相连的计算机采集手写的运动参数(笔画速度、加速度、运动时间、震颤幅度、频率),比较各参数在健康对照间和PD组之间的差异,并在PD组内将各参数值与MDS-UPDRSⅢ总分、HY分级、病程做相关性分析,最后评价各参数及单一或总体任务组的诊断效能。结果①同健康对照相比,前驱期PD患者手写的平均运动速度、加速度峰值、震颤频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2.7±0.3vs3.1±0.7、1.5±0.2vs1.6±0.2、5.1±1.9vs5.7±1.7; p<0.05);运动完成时间、震颤的振幅均高于对照组(15.2±2.8vs12.9±3.0、3.2±1.5vs2.5±0.8; p<0.05);②同健康对照相比,PD 患者手写的平均运动速度、加速度峰值、震颤频率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2.4±0.4vs3.1 ±0.7、1.4±0.2vs1.5±0.3、4.3±1.8vs5.7±1.7; p<0.05);运动完成时间、震颤的振幅均高于对照组(16.8±3.2vs12.9±3.0、4.2±1.7vs2.5±0.8; p<0.05);③PD组运动迟缓和震颤各参数均和MDS-UDPRSⅢ、HY分级、病程成正相关(r=0.8131、0.7809、0.7641,p<0.05);④基于三项手写任务的的量化分析整体的诊断模型精确度为90.625%。结论手写轨迹的量化分析可有效检测出前驱期震颤、运动迟缓的特征,并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帕金森病有客观定量价值,比传统MDS-UPDRS量表有快捷、敏感、简单、更客观的优势,有望成为前驱期诊断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