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性痴呆(AD)是非正常性神经系统老化的结果,发病率与日俱增并预计将成为本世纪人类首要致死性疾患,因而受到普遍关注。现代医学对于AD病因和可能发病机理的探讨已相当广泛和深入,但在治疗上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与防治颇多独到之处,但机理探索尚嫌不足;针刺改善老年智能疗效肯定,但腧穴特异性如何有待深入研究。本实验以自然快速老化痴呆鼠SAMP10及其同源正常老化对照鼠SAMR1为实验材料,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立法选穴,应用mRNA-AFLP分析技术,通过银染显示差异表达带,研究脑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及针刺的干预作用,并分析比较醒脑神的“水沟”穴、调心神的“内关”穴、调肝气的“太冲”穴、补先天之本的“肾俞”穴和补后天之本的“足三里”穴在老年呆病针刺治疗中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 1.将磁珠分离法纯化mRNA,SMART-PCR cDNA合成,AFLP-银染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的mRNA-AFLP技术大大提高了实验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展示速度,用13对引物组合作选择性AFLP扩增共发现42条较明显的P与R品系间差异带,且其表达量可受针刺不同腧穴的不同程度调节,说明mRNA-AFLP技术在展示快速脑老化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研究针刺对其的调节作用、探讨针刺抗衰老机理和腧穴相对特异性等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本实验所展示的42条差异带中,33条(约占总数78.6%)在P系相对于R系低表达,9条(约占总数21.4%)在P系相对于R系高表达。此为伴增龄出现的现象,其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3.针刺SAMP10脑老化鼠的不同腧穴对上述42条差异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使P系相对于R系异常低表达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而使P系相对于R系异常高表达的基因表达水平下调。提示:针刺对于衰老机体脑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增龄性异常改变具有干预作用,可使快速老化的P系的表达水平趋同于正常老化的R系。这是针刺双向调节作用在分子水平的反映,具有整体性特点。 4.针刺SAMP10脑老化鼠的不同腧穴对上述42条差异带的影响程度不同,表现为受影响的差示带数目和针刺后表达水平的变化程度不同。其中:34条差示带(约占总数sl刀%)可受水沟穴显著调节,各有26条差示带(各约占总数 61.9%)可分别受内关和太冲穴显著调节,另外各有 17条和 8条差示带(约占总数 40.5%和 19刀%)分别受足三里和肾俞穴显著调节。提示:在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中具有一定的脆穴相对特异性——分别用以醒脑神、调心神、调肝气的水沟、内关、太冲三穴优于补先天之本的肾俞穴和补后天之木的足三里穴。’ 5.共获得7个插入有单一目的片段的克隆,经DNA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发现:有4个c**A片段与基因库中某些己知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其余3个差示片段未见与已知基因有较高同源性,是否为新的。DNA、其实质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6.经 RT-PCR半定量法初步鉴定,在 4个与已知基因同源性较高的 CDNA片段中,与人类 CD川有刃%同源性的长 23 fop的 L。可能是真正的差异表达基因。其变化规律是:在 SAMP 7月龄小鼠脑组织中表达水平较同月龄SAMRI脑中表达水平降低;分别针刺水沟、内关、太冲三穴均能够上调其表达水平而趋同于R组,肾俞和足三里两穴作用相对不明显。提示:针刺抗脑老化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有助于维持脑组织中CD34的表达水平有关。然而,*h。与神经元凋亡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机现以及针刺是否同时影响了造血干仔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而CDZ。的表达均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