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队伍迅速壮大,与此同时,有效教学研究的成果也有了十分迅猛的增长。不过,每件事物的发展通常都具有两面性,这种快速发展在给有效教学带来众多优良成果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许多不可忽略的问题。对日益丰富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梳理总结,理性地审视我们的研究,明晰其局限与不足,从而促进我国有效教学的良性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本研究选取了在教育研究领域比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教育研究》(北京)、《课程·教材·教法》(北京)和《中国教育学刊》(北京)作为样本,从有效教学价值取向角度入手,对其近十年所刊的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论文做一个回顾审视,以明确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价值取向发展变化的特点、问题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并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是一项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论文界定了核心概念,构建了有效教学价值追求的分析框架,并对样本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第三部分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论文按照有效教学价值追求的的分析框架对样本论文进行了统计处理,集中呈现了统计结果。第一个方面为样本论文价值取向总体分布统计与对比,具体进行了一级取向论文统计与对比和子取向论文统计与对比。第二个方面为样本论文价值取向时间分布状况统计与分析,具体进行了样本论文数量变化趋势的统计与分析、各发展阶段样本论文取向分布状况、样本论文价值取向的时间变化趋势等方面的分析处理。第三个方面为样本论文各类价值取向主体分布统计与分析,主要进行了不同年龄段研究主体价值取向状况分析、不同性别研究主体价值取向状况分析和不同身份主体价值取向状况分析。第四部分是问题及其成因。首先对近十年我国有效教学价值取向分布变化的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主要有:阶段性、时代性、发展趋势的一致性、对比取向的差异性、研究主体作用的量化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其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价值取向盲从化、价值取向短视化、研究主体贫乏化等。最后挖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学术风气不端、研究主体自身的局限等。第五部分是有效教学价值取向的未来走向。论文以前面的研究为基础,分析、蠡测未来有效教学研究中价值取向的走向。主要体现为:研究主体多元化,强化“科学主义取向”,平衡“关注教师取向”与“关注学生取向”,兼顾“长效取向”与“短效取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