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聚效应和中原城市群的溢出作用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MA8773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虽取得快速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不断扩大。为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河南省选择中原城市群带动全省腹地发展的增长极战略。然而,当前的中原城市群利用这一政策先机除获得自身经济发展之外,是促进还是抑制了腹地经济的发展?在发挥增长极效率的同时是否应有其他统筹措施?本文根据集聚经济原理与增长极的扩散回流原理,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河南省126个市(县)的非农产业集聚与自身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中原城市群在全省经济增长中的增长极作用进行分析。首先,对集聚经济和其微观机制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各自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对中心经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进行探讨。其次,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对近年来河南省非农产业空间分布的集聚趋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利用偏离-份额分析对中原城市群内外中心经济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再次,利用一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构建城市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空间联立方程,并运用2000年-2007年河南省三级市县(地级市、县级市以及未设市的县)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和各年截面经济增长方程分析。综合分析显示,非农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互相强化,但是非农业就业的空间密度相对过高,已产生明显的拥挤效应和非经济性;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要素是促进城市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力量;对外开放因素同时促进了产业集聚与生产率的提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原城市群地级中心城市对各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在最近几年相当稳定。最后,本文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启示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对产业集群及其动力机制的完整释义,继承前人在该领域研究的学术成果,以云南旅游产业集群为具体案例分析,在对旅游产业集群演进周期特点的研究基础上,运跨学科的知识点,对
临空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分类中的一个崭新的概念,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初具规模。那么引起临空产业集聚的因素是哪
旅游环境承载力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重视。在我国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难以对旅游景区的开发和保护进行可行的、定量的指导。   从旅游
海藻,顾名思义是指生活在海中的藻类,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中国不仅在世界海藻生产国的地位稳步上升,同时也带动着海藻出口规模的扩大。有数据表明,2014年海藻出口量达到69712万吨,比上年增长21.9%,该产业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文献逐年增多,但基于严格的实证研究却相对较少。随着农业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中国海藻出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