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群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是集聚与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中三角城市群正逐步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对中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研究,关系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乃至全国经济能否以较快速度增长,有助于实现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使城市群朝着一体化发展方向迈进,研究有其现实意义。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群,少有涉及中三角城市群,而且中三角城市群城市数量偏多,数据查询及数据处理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少学者或简化研究对象,或简化研究方法,都不能达到全面研究中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目的。另外,有些学者没有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研究目的不明确,缺少横向的对比,所以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为了促进中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本文以中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群经济联系进行多方位实证研究,探究经济联系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加强中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写作意义;其次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继而阐述了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阐述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基础理论。首先本文结合前人关于城市群的相关概念,给本文的城市群下了一个定义;其次阐述了城市群经济联系的三个基本理论,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了城市群经济联系效应:分工与协作,集聚与扩散。第三部分分析中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现状与阻碍。首先,本文界定了中三角城市群研究对象的区域范围;其次,分析、阐述了城市群经济联系的一些现状;最后本文总结了阻碍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四大原因。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通过区位商,测度城市群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其次,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通过因子分析,以“城市质量”代替城市人口规模,以“时间距离”代替两地距离,测度城市群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然后,利用均匀度指数模型,通过计算均匀度指数,探究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三个模型都得出一致结论:武汉城市圈经济联系强度高于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最后,以测算出来的城市流强度为自变量,对应市辖区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探讨经济联系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经济联系强度与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相关的一元线性关系。第五部分从实证研究结果出发,以促进城市群经济增长为主要目的,解决中三角城市群现存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加强中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技术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创新无论是作为一种企业行为还是一种企业绩效
在股票市场中,对不同市场板块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年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从2009年10月30日开市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国创业板市场规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创业板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经济增长起到了较大的积极影响,在资本投入、引进发达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