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项目融资贷款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rn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融资是一种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来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高效融资方式,贷款银行给一个项目而不是一个现存的企业提供大额贷款,并且满足于由项目的未来收益作为主要还款保证.一般多适用于能源、基础设施等需要资金较多的大型项目.由于能够合理分散风险,它被投资人、贷款人及各参与方广泛接受,并且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项目融资多采用国际惯例(以英国法为代表),时常还会在法律框架中涉及外国法律因素,从而给我国银行信贷人员在实践中造成很多困难.这一方面是由于普通信贷人员对国际惯例不够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目前法律体系中很多方面不适应项目融资的要求.国内目前有关项目融资法律问题的学术研究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有一定数量.但更多的研究是对整个法律架构进行具体描述或对其中某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相关研究理论性较强,而对于实践操作的指导性似显不足.并且,没有文章从贷款人角度来看待项目融资框架中的法律问题,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由于我国法律本身就不够重视贷款人利益的保护,而项目融资中贷款人风险远高于其他融资,缺乏良好法律设计来防范风险的项目会给银行造成极大的隐患.本文就是试图从贷款人角度来分析项目融资结构中的各个环节,探讨如何在这些合同中进行法律安排以保护贷款人的利益,重点分析了贷款合同和担保措施这两个最重要的部分.并浅析了国际惯例和我国法律在适用项目融资时的一些冲突和解决方案.最后,还对立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保护贷款人,从而更好地推动项目融资的繁荣.
其他文献
首脑外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家间交往的一种频繁使用的外交形式,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首脑外交也日益突显出其独特作用。中法建交四十年来,通过首脑外
面对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与日俱增的现状,面对入世后我国企业不断增长的发展海外投资的需求,同时针对目前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法律制度中存在的
学位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特殊类型,它反映特定地理环境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标志着产品的特定品质与信誉,对商品的生产者与提供者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它关系到一国的社会生产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