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HJA)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风险因素,针对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为临床预防SSI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本院骨科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AHJA患者,排除临床相关资料收集不全及术后失访的病例,将术后发生SSI的患者设为感染组,并以1∶3比例随机匹配与感染组个体同一性别、年龄±3(岁)及未发生SSI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AHJA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本次回顾性研究中成功获得感染组10例,并随机匹配对照组30例;研究中所有感染组患者均完成样本采集及细菌培养,并分离致病菌5例,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埃希氏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所有致病菌的30%、10%、10%。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围手术期输血、既往存在手术史、合并糖尿病及假体脱位等因素与术后发生SSI的存在相关性(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输血及既往存在手术史是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本研究中发现AHJA后发生SSI与诸多因素相关,其中,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围手术期输血及既往存在手术史是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SSI的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对于减少AHJA后的住院费用、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