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个性化语言的初探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的根本就是语言,语言的定义很广泛,虽然各个领域里对语言定义的描绘方式都不同,但却有着差不多同样的使命,那就是帮助人们沟通与交流。油画语言是艺术家与观者在思想上相互传达信念及创作理念的一种沟通手段,更是两者在精神上的交流方式。艺术家的特殊情感需要“语言”的相互传递,所以个性化的油画语言应运而生。每一位成功的画家都需要标新立异的个性化语言来更好的向大众传达他们的艺术作品,以至于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标签。寻找个性化语言是一条曲折而且漫长的道路,一路上一定会布满荆棘,但最后一定会满载而归。  文章开头对什么是油画语言和什么是油画个性化语言进行了详细的解释。[1]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中国油画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它以反传统的面貌和挑战性的姿态奋力激进,推动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艺术运动,最后步入正轨。文章第三部从主、客观因素分析形成个性化语言的成因。首先从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审美观念以及个人的艺术情趣方面分析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其次,从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所处的地域环境方面进行分析个性化语言形成的原因,最后,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特征分析个性化语言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则从油画语言的构成因素出发,从材料与技法、构图、线条、色彩、笔触、及肌理语言等方面对油画语言的个性化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体验性的实践。通过研究油画大师的经典作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注入新的绘画元素到创作中。第五部探索油画个性化语言的重要性。认为当代社会需要个性化的油画语言,需要在创作中寻找能代表自我的个性化语言。  个性化语言可以大大增加观者对艺术家的识别度。作为一个刚刚学习油画的初学者来说,快速的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大量研究前人留下的经验教训并加以总结,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找到最适合表达个人情感的个性化语言。
其他文献
期刊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是艺术家心中永恒的创作题材。艺术大师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采用独特的泼墨新技法,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艺术佳作,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奇迹。  十上黄山,彰显了刘海粟敢为天下先的艺术追求。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任校长。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海粟那浩
应尚能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作曲家、声乐教育家,是我国最早研究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歌唱家、教育家之一。他在欧洲传统唱法与汉民族语言的结合上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撰写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生活的主流并代表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和传统条件下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国际分工的精细化,跨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