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外科学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其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手术当中,并以其局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全身反映小等特点受到医学界及患者的青睐。但是由于肝脏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技术、器械发展的限制,使得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发展速度一直滞后于其他腹腔镜手术。自1991年Reich等[1],首次发表了腹腔镜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报道,该手术方式已得到了逐步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种比较安全的肝脏手术方法[2]。该术式首先被用于肝的良性肿瘤的治疗得到了较好的效果[3],而后逐渐开始应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但是部分肝切除术不同于脾脏及肾脏的完整切除术,其手术难度极大,目前未见大宗病例报道。腹腔镜常规肝脏部分切除术已成为腹腔镜外科发展所攻破的最后堡垒,对于评估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传统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的疗效比较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肝癌患者的疗效比较,主要包括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术后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与转移情况,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等几方面。从而评估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材料及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自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32例肝癌患者,按其施行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各16例。A组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B组为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比较其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术后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与转移情况,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等几方面,从而评价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及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与转移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A组切口长度小于B组,A组禁食时间小于B组,A组住院时间小于B组,A组绝对卧床时间小于B组。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禁食时间、绝对卧床时间、住院周期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真正达到了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的微创目的。该术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