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作为社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其本身的发展即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又为其他的生产生活部门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因此它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其发展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增长要求的时候又会成为阻碍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之一。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从工业化的开始到工业化的完结,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现倒U字的变动。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增长速度,单位GDP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呈上升趋势,在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开始小于经济增长速度。那么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不是也存在U型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和依存度,中国的各省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是不是存在空间差异和聚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影响如何,这都是本文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是基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变量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利用AWD理论,协整理论,空间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能源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定性和定量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模型,为我国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研究基础和科学的依据,并且对未来能源工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本文共分为4章。 第1章为导言,简要地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动向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主要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研究能源消费需求的变化。首先是利用生产函数明确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完全的能源弹性系数,对能源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的长期与短期变动规律进行了描述,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弹性系数波动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3章主要是从定量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模型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本章中,分别采用了AWD理论,协整理论,空间自回归模型,从四个方面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进行综合分析。 第4章为本论文研究主要得出的一些结论和一些待继续研究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