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从心胆论治颈型颈椎病及对颈部软组织张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ru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软组织张力结合病人报告结局指标观察针刺从心胆论治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及临床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76例,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个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心胆论治针刺联合埋皮内针方案,治疗措施是先针刺后埋皮内针,针刺穴位为内关、阳陵泉、颈夹脊穴,内关与阳陵泉左右交替选用;埋皮内针穴位为心俞、胆俞,心俞与胆俞左右交替选用。针刺时患者取正坐位,采用一次性管针进行针刺,按针刺常规操作,针刺深度依据穴位部位、患者体型胖瘦定为10-20mm,每个穴位均行小幅度捻转提插手法,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留针25min,留针期间不行针。出针后让患者休息5分钟,无不适后给予埋皮内针。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埋皮内针方案,治疗措施是先针刺后埋皮内针,针刺穴位为中渚(双)、颈夹脊穴;埋皮内针穴位为百劳(双)。针刺时患者取正坐位,采用一次性毫针进行针刺,按针刺常规操作,针刺深度依据穴位部位、患者体型胖瘦定为10-20mm,每个穴位均行小幅度捻转提插手法,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留针25min,留针期间不行针,出针后让患者休息5分钟,无不适后给予埋皮内针。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前两周每周治疗3次,后两周每周治疗2次,10次治疗为1疗程,4周内完成。1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评价指标:以软组织张力作为客观评价指标,其包括两个指标:①施加0.5kg载荷时,局部软组织的位移大小,记为D0.5kg,单位为mm;②局部软组织所吸收能量占所做功的百分比,记为S。以NPQ颈痛量表、McGill简式疼痛量表及SF-36生存质量量表作为病人报告结局指标。评价时点:治疗前、治疗第5次、疗程结束时、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将采集的数据,应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采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是否具有长期低头习惯,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分布情况以及之前是否有接受过针灸治疗经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日常平均低头工作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压痛点压痛程度与压痛点分布比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证候均以风寒湿型和气滞血瘀型为主。2软组织张力2.1D0.5kg2.1.1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前两组D0.5kg分别为:治疗组7.34±0.32mmm,对照组7.42±0.40m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2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随访第3个月时点D.5kg测量值分别为:7.34±0.32mmm、7.80±0.40mmm、8.18±0.51mmm、8.37±0.52mmm、8.38±0.48mmm,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随访第3个月时点D0.5kg测量值分别为:7.42±0.40mmm、7.91±0.50mmm、8.29±0.64mmm、8.09±0.58mmm、7.98±0.60mmm,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两组组间比较第5次治疗后两组D0.5kg值分别为:治疗组7.80±0.40mm,对照组7.91±0.50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D0.5kg值分别为:治疗组8.18±0.51mm,对照组8.29±0.64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个月两组D0.5kg值分别为:治疗组8.37±0.52mm,对照组8.09±0.58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3个月两组D0.5kg值分别为:治疗组8.38±0.48mm,对照组7.98±0.60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S2.2.1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前两组S分别为:治疗组(58.32±5.49)%,对照组(57.41±7.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2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随访第3个月时点S测量值分别为:(58.32±5.49)%、(64.61±3.58)%、(69.17±4.69)%、(71.61±5.68)%、(71.34±6.92)%,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随访第3个月时点S测量值分别为:(57.41±7.63)%、(64.27+3.69)%、(68.89±5.14)%、(66.75±6.19)%、(65.68±6.07)%,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3两组组间比较第5次治疗后两组S值分别为:治疗组(64.61±3.58)%,对照组(64.27±3.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S值分别为:治疗组(69.17±4.69)%,对照组(68.89±5.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个月两组S值分别为:治疗组(71.61±5.68)%,对照组(66.75±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第3个月两组S值分别为:治疗组(71.34±6.92)%,对照组(65.68±6.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PQ量表3.1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前NPQ量表评分分别为:治疗组41.88±7.78,对照组39.95±7.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随访第3个月时点.NPQ量表评分分别为:41.88±7.78、30.26±5.45、14.35±6.06、13.14±6.35、13.41±6.38,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随访第3个月时点NPQ量表评分分别为:39.95±7.13、29.86±5.15、17.25+6.46、20.46±6.80、21.83±6.85,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两组组间比较第5次治疗后两组NPQ评分分别为:治疗组30.26±5.45,对照组29.86±5.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NPQ评分分别为:治疗组14.35±6.06,对照组17.25±6.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个月两组NPQ评分分别为:治疗组13.14±6.35,对照组20.46±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第3个月两组NPQ评分分别为:治疗组13.41±6.38,对照组21.83±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cGill疼痛问卷(MPQ)4.1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前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分别为:治疗组17.50±3.11,对照组17.17±3.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随访第3个月时点McGill量表评分分别为:17.50±3.11、11.59±2.53、5.59±2.75、4.58±2.63、4.42±2.62,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随访第3个月时点McGill量表评分分别为:17.17±3.06、12.03±2.37、6.28±2.80、7.30±3.72、7.64±3.68,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两组组间比较第5次治疗后两组MPQ评分分别为:治疗组11.59±2.53,对照组12.03±2.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MPQ评分分别为:治疗组5.59±2.75,对照组6.28±2.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个月两组MPQ评分分别为:治疗组4.58±2.63,对照组7.30±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第3个月两组MPQ评分分别为:治疗组4.42±2.62,对照组7.64±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SF-36生存质量量表5.1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前SF-36生存质量8维度评分分别如下:PF维度:治疗组63.92±8.51,对照组64.17±7.51;RP维度:治疗组31.76±15.19,对照组31.25±13.86;BP维度:治疗组39.92±10.20,对照组41.56±10.31;GH维度:治疗组39.05±2.59,对照组39.03±2.73;VT维度:治疗组46.76±6.89,对照组46.81±6.88;SF维度:治疗组52.37±6.61,对照组54.03±7.78;RE维度:治疗组32.42±22.89,对照组34.24±21.81;MH维度:治疗组41.30±5.66,对照组41.00±5.00。两组治疗前SF-36生存质量8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两组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第5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随访第3个月时点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两组组间比较第5次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时两组SF-36量表评分,生理职能维度治疗组评分:93.92±10.87,对照组评分:84.03±13.57;躯体疼痛维度治疗组评分:71.61±5.68,对照组评分:66.75±6.19;精力维度治疗组评分:70.14±4.33,对照组评分:66.94±5.25;两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与精力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时两组SF-36量表评分,生理机能维度治疗组评分:82.16±4.65,对照组评分:79.31±4.50;社会功能维度治疗组评分:75.68±7.18对照组评分:71.18±7.21;两组在生理机能与社会功能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职能维度治疗组评分:89.86±12.44,对照组评分:75.00±10.35;躯体疼痛维度治疗组评分:71.34±6.92,对照组评分:65.68±6.07;精力维度治疗组评分:70.81±4.00,对照组评分:66.67±4.93;两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与精力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疗效疗程结束时,经秩和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个月时,经秩和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3个月时,经秩和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显效率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显效率为78.38%,对照组显效率为69.44%,经秩和检验,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为70.27%,对照组显效率为44.44%,经秩和检验,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3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为64.86%,对照组显效率为41.67%,经秩和检验,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本研究共出现2例不良事件,经处理后未影响研究进程。结论:1.针刺从心胆论治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近期疗效与对照组相当,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2.软组织张力可客观的评价针刺从心胆论治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3.病人报告结局指标可有效的评价针刺从心胆论治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政府越加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并在2003年10月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一个民族文化靠语言文字来流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依靠语言文字来推进。在汉语的文字系统中,有许多词语、熟语、文学典籍中包含了大量的与羊有关
影响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还存在种种问题,阻碍了中职生的健康成长与可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除了要有经典的对白、优美的台词、演员高超的表演艺术等因素外,导演还必须具有娴熟的制作技巧。旁白是影视剧中独有的一种艺术手法,是对人声的运用,观众只能闻
这篇文章以经济增长及教育投资基本理论相结合,以教育投资、经济增长等为主导,通过实地考察、经典案例分析及参考文献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连山壮族瑶族自
中国对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中国面临的粮食供需形势比较紧张。粮食的增产并不能缓解粮食供需所面临的紧张形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与产品市场的关
一、研究背景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部位主要位于结肠及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临床治疗多以抗炎、调节免疫为主。近年研究发现,肠道损伤后,除炎症损伤因素外,修复因
在现代社会.要分配收入首先必须创造财富。广大劳动者生产创造的财富。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规模。为了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决定收入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应该
产后疾病是产妇在新产后6周或产褥期发生与分娩及产褥有关的疾病。产后疾病的成因多由气血亏损,百脉空乏,若稍有不慎,易致诸疾。产后疾病常见的有产后血晕、产后恶露不绝、产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资料和方法:回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