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彩画艺术以其水色淋漓,透明,清新的特点被广大民众所喜爱和欣赏,却往往忽视水彩画“斑驳”的美感。水彩画由于其材料的特点,在绘画过程中容易产生很多的不确定性。就如19世纪英国水彩理论家拉斯金说的:“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和造化,泼溅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颗粒状,虽然对画面没有什么意义,但偶然形成的梦境的造化,清新的趣味,让人回味无穷。”本文致力于研究水彩画语言中的“斑斑痕迹”所产生的美感。在文章的总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个部分,主要从水彩画的语言入手,分析水彩画本体语言的特色与其他画种的区别以及从历史的角度看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形成。第二章为文章第二部分也是主要部分,从材料的特性上分析斑驳之美产生的条件以及斑驳之美的特性,第三章主要是理论阐述部分,以贡布里希的“投射”理论进行分析斑驳之美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艺术主体,艺术客体和观赏者三个方面分析斑驳之美对于不同观众的审美成因。第三部分为第四章,探讨“斑驳之美”的艺术价值,并与之同水彩画“氤氲之美”进行比较。最后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总览全文对水彩艺术语言中的“斑驳”之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结合笔者的绘画过程展现水彩的“斑驳”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