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师教师教育类课程是高校进行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课程,也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地作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高师教师教育类课程面临着新挑战。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梳理和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且受到的关注远远不够,高师教师教育类课程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因此,高师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有必要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和调查现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提出改革的合理建议。基于以上原因,笔者通过访谈法,以江苏某师范本科院校为样本,通过对该校中文、数学、英语专业的23名赴实习学校实习3个月归来的小学实习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请他们基于实习经历反过来谈谈高师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证明,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失衡,课程实施过于随意、教学内容空洞陈旧、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师范生缺乏对教师教育类课程正确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亦不能激发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使教师教育类课程失去应有的功能。研究发现,引起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高师对于课程的指导思想存在偏颇,出现了“学术性”和“师范性”分离、理论和实践分离的现象;同时高师院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对师范生专业态度的培养;再者,教师教育类课程资源短缺,师资力量和教学实践场所均不能满足师范生的实际需要;师范生的课程学习内容不够科学、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都导致了教师教育类课程在设置和实施方面出现各类问题。本文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角探讨了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建议和对策。高师院校应当慎重考量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专业师资建设、教育实践环节和教学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培养能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