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农村基层的党建活动缺乏活力,村级党员干部高高在上,不理解和关心群众,思想作风问题严重。特别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腐化、收受贿赂等犯罪问题甚为严重。目前呈现出的腐败现象正在一步一步侵蚀农村这片净土。农村流传已久的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若要解决此类问题,重要的是要加大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的建设。安徽省经历了村账村管、村账乡(镇)管、“双代管”、会计委托代理和“三资”委托代理模式五种财务管理模式。2010年4月以来,安徽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三资”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乡(镇)代理财务管理模式。这次“三资”清理是安徽省自农村改革以来,动用力量最多,清查最为彻底的一次。本文主要在论述安徽省村级财务管理几种模式的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宣城市沈村镇财务管理模式,并探讨了“阳光村务工程”中的三资委托代理制度。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对于安徽省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未来的发展之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奠定了全文的写作基础。相关概念和理论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财务管理的定义、村级财务的内容和会计委托代理理论。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对安徽省四种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出现的各种模式,详细的介绍各自优缺点和适用的状况,并对各种模式进行比较。第三部分是个案例分析,主要介绍了运用“双代管”模式比较成功的沈村镇的具体做法。在交代沈村镇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后详细地介绍沈村镇模式的具体做法。通过对该模式的深入分析,探索该模式仍存在的一些有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希望可以给予安徽省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一些启发。第四部分主要探讨自2010年5月在安徽省全面推行的“阳光村务工程”——三资委托代理模式,分别介绍了“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等。并对2010年4月开展的三资清理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三资”清理的工作特点,对“三资”清理的结果、农村集体“三资”呈现的特点、“三资”清理对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尝试通过此次清理工作可以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出一些建议。这一部分还涉及到了三资委托代理模式中的资金管理,最后,预测该模式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