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酚A(Bisphenol A, BP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高分子材料环氧树脂与聚碳酸脂。现有的动物实验表明,双酚A具有明确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具有生殖与发育毒性,影响亲代生殖器官功能、子代青春期提前,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特别在孕期与哺乳期的双酚A接触可能影响子代神经系统发育,学习记忆异常,情绪行为改变。其中动物吸入实验不多,只发现双酚A会引起动物上呼吸道的炎症反应。人群调查提示双酚A可能与肥胖、糖尿病及心脏疾病有关,会影响激素水平、引起生殖健康问题,造成儿童性早熟及行为异常。双酚A制品的用途广泛,人群接触普遍。调查显示美国与加拿大90%以上的人群尿中检测出双酚A,中国一项调查显示一般人群的检出率较低为50%。而从事生产和使用双酚A的职业人群则会接触比一般人群更高浓度的双酚A,具有更高的健康风险。国外,德国与荷兰分别在1997年与1999年制定了双酚A职业接触限值,5mg/m3。2004年欧盟职业接触限值科学委员会(SCOEL)提出的双酚A职业接触限值推荐值,10mg/m3。2010年,德国再次进行评估确定保持原有标准不作改变。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关于双酚A的职业卫生标准。为保障工人的健康,制定双酚A的职业接触限值十分必要。本研究首先研制了空气中双酚A浓度的监测方法,对环氧树脂生产作业现场(选择某水厂作为对照组)进行了环境监测、工人尿样的检测以及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分析(选择某水厂作为对照组),。通过对职业人群双酚A的暴露情况及健康情况的分析,结合文献的分析,建立相应的空气中双酚A浓度的监测方法,并验证德国、荷兰关于双酚A的职业接触限值5mg/m3科学性、安全性及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或荧光检测法(HPLC-UV/FLD)对空气样品进行检测,以荧光检测法为主,无条件的可以选用紫外检测法。本方法检测限低(5μg/L),个体采样空气量以960L计,最低可检测浓度为10ng/m3;线性范围广,达到0.02-20ng/m3;准确性好。方法在检测器、温度控制上有可选择性,便于各地根据实际条件选用。调查结果显示,环氧树脂厂工人短时间接触浓度中位数4.07μg/m3,范围0.03-3185.12μg/m3;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TWA8)中位数为2.2μg/m3,范围0.01-6270.13μg/m3,95%上限约1mg/m3,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相对于对照组(班后及班后尿中双酚A肌酐校正水平中位数分别2.96μg/L、2.56μg/L),树脂厂工人双酚A接触水平明显较高(班后及班后尿中双酚A水平中位数分别是11.31μg/L、16.17μg/L),中位数水平在对照组75%分位数水平之上。工作时空气中高浓度的双酚A接触是造成工人体内高浓度双酚A的主要原因。对于接触组与对照组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分析,没有发现明显的与接触有关的健康问题。特别的是,考虑上呼吸道炎症,鼻炎及咽喉炎患病率差异与职业接触无关。考虑心脏疾病及糖尿病,心电图异常及空腹血糖异常率也无差异。现有的国外职业接触限值中,只有德国与荷兰制定了TWA8为5mg/m3的标准。2004年欧盟职业接触限值科学委员会推荐的BPA职业接触限值为10mg/m3。基于本次调查,现有工人接触水平下没有发现明显与接触相关的不良健康结局。结合双酚A的毒理学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的文献,通过代谢动力学的比较,决定参考国外标准,推荐我国工作场所空气BPA的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8-PC)为5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