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网分布式频谱接入策略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频谱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知无线电技术被认为是能够解决频谱利用率低的最佳解决方案,它能够感知周围无线环境的频谱状况,找到可用的频谱资源,智能地、动态地进行频谱接入,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在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共享网络中,“授权频段”如何被次级用户即非授权用户使用,实现动态接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次用户通过频谱感知检测可用的频谱空穴,在不影响主用户使用的前提下机会接入闲置频谱,从而缓解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研究认知网络动态频谱接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国家863“动态频谱资源共享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项目,对认知无线网络分布式频谱接入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项目应用的背景。然后针对分布式认知网络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接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技术及难点。并针对具有独立信道的多接口收发机建立了信道传输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协议栈架构。对于分布式接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都详细分析了原因及解决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具有动态控制功能的分布式协调公共控制信道协议(DCP-CCC: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Protocol for Common Control Channel)和信道切换协议(DCP-CS: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Protocol for Channel Switching)。为了验证协议的功能,本文修改了NS2仿真平台的无线节点模型,使其成为具有多接口多信道的仿真模型,并在MAC层抽象出的汇聚子层中实现了协议的功能和算法。最后建立认知无线网络仿真场景,进行接入测试与性能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MAC协议性能。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动态频谱共享通信系统项目中认知网络的分布式接入策略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解决方案,建立的NS2仿真模型也为多信道认知无线网络研究提供了一个通用的链路级仿真平台。
其他文献
在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大棚葡萄的高产栽培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具体在进行栽培的时候需要结合相应的技术,以及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够实现高产.对此,本文就将对其
北方马铃薯作为主要的种植地点之一,膜下滴灌技术在应用上可以有效节约种植的成本,并且通过高效的渗透方式使作为可以得到良好的养分需求及水分需求等.
一、整地施基肥rn定植之前结合建池时回填土整地,深度30~40cm,耙平土面,清除杂草和往年种植作物的残枝败叶和枯根茎.栽前灌水,用牲畜或机械和池使泥土呈浆状,保持水层2~3cm.此
期刊
桃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种植物,不仅容易栽植,同时对于种植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提升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种植业发展成为我国现阶段主要关注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