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冠脉搭桥术后认知及情绪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心脏外科住院治疗行择期冠脉搭桥术术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障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后护理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运行方式给予患者训练。本研究使用心驿训练仪给予患者生物反馈的治疗。其主要是通过采集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指标,并将其加以处理、放大,转化成视觉信号,通过对患者进行反复调身、调息、调心的干预训练,最终逐步达到自身身心活动的最佳状态。于干预前及干预两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s,Mo CA)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于干预前及干预一周和干预两周后,分别记录两组在干预前后不同时段A型行为评分、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评价生物反馈疗法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c2检验,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采用两两配对样本的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生物反馈疗法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的组间比较:(1)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Mo CA各单项评分及总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2)两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实验组在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单项评分及总标准分较对照组评分提高(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的组内比较:(1)实验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实验组在命名、注意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单项评分及总标准分较干预前评分提高(P<0.05)。(2)对照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各认知域的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只在总标准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2生物反馈疗法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A型行为模式的影响:1)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2)两组资料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测量指标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间因素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因素检验结果显示,SAS和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AS、SDS及A型行为评分与对照组评分比较,下降明显。结论1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改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康复效果。2生物反馈疗法可降低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改善患者A型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