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利维爱替代治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应用小剂量利维爱与未应用利维爱的围绝经期妇女体内性激素水平、血脂谱,及MMP-9参数水平,重点探讨颈动脉血流超声影像学特征,探索-理想、有效的低剂量HRT方案。 方法: 在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的更年期妇女患者中征集志愿者,经筛选后共62例,患者年龄在45-60岁之间,符合绝经条件,病例纳入标准:①.绝经1年以上或停经6月且检查符合FSH>40IU/L,且E2<35pg/ml;②.一般健康状况良好;③.近6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排除条件为:①.有激素应用禁忌症;②.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③.高血压、糖尿病史;④.卵巢早衰;⑤.有甲状腺、甲状旁腺及代谢疾病史者;⑥.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⑦.巳确诊或怀疑的激素依赖性肿瘤;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栓塞形成等心血管疾病或脑血管疾病,或有上述疾病史者;⑨.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平均年龄为51.09±5.95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7.25±4.31岁及绝经年限为4.44±3.76年)和对照组26例(平均年龄为50.84±5.01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6.85±4.14岁及绝经年限为3.96±1.80年),实验组服用利维爱,连服1年,对照组未予以治疗。用药前及1年后分别测量:卵泡雌激素、雌激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及MMP-9等指标,并通过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无斑块及斑块性质等情况。并与对照组相比,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治疗前,两组FSH均升高,而E2均降低,均达到绝经条件,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前后比较,FSH:治疗组下降,对照组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E2:治疗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FSH及E2水平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2、治疗前两组血脂谱各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1年前后比较,实验组:TG降低,apoAl升高,有显著性(p<0.01),而CHO、HDL、LDL及apoAl无显著改变(p>0.05),对照组:CHO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脂成分无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TG、CHO、LDL及apoAl有显著差异(p<0.05),而HDL及apoB差异无显著性(p>0.05)。 3、雌激素与血脂的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雌激素只与LDL呈负相关(rs=-0.233,p=0.009),与TG、CHO、apoAl及apoB无等级相关性。 4、治疗前B超下IMT及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1年前后比较,对照组IMT有增厚、Vm下降、RI及PI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RI及PI有降低,差异显著(p<0.05);1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IMT、收缩期血管直径、Vm、RI及PI有显著差异(p<0.05)。 5、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各斑块性质检出率及总斑块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对照组中软斑块及总斑块检出率较前有所增加,硬斑块检出率不变,而实验组中仅硬斑块检出率增加,但总检出率及混合斑块检出率不变,软斑块检出率有所降低,两组相比,仅硬斑块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6、治疗前,两组MMP-9无显著差异(p>0.05);1年前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MMP-9均有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照组升高幅度大;而治疗后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减退可引起血脂代谢的异常,特别是LDL升高。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小剂量利维爱替代治疗,能有效抑制IMT增厚,改善血管功能作用,降低血脂水平,抑制血MMP-9水平增高,稳定斑块。从而提示小剂量利维爱治疗,对血管有保护作用。通过超声检查对颈动脉IMT、血流动力学、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估,有助于适时采取措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因其临床分离率逐年增高,耐药性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医院内感染葡萄球菌儿童株的临床分离情况和抗生素耐药状况,检测并分析耐药谱,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并通过mecA基因检测和SCCmec基因分型,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了解临床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测耐药菌株的发展趋势、抗感
目的 计量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文献,描述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归纳慢性病管理预防控制的主要形式,分析慢性病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比较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异同,为提高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水平,创新国内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始于2000年1月止于2014年12月底,下载获得国外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文献。国内研究文献,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目的: 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A1298C多态与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或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