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单焦折叠人工晶状体眼在不同散瞳状态和不同瞳孔分析直径下高阶像差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2)分析比较不同设计人工晶状体(球面和非球面)的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
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单焦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79例,121眼。分别植入AcrySofIQSN60WF、AcrySofNaturalSN60AT、AcriSmart36A三种人工晶状体。术后3月使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自然扩瞳下及药物散瞳(美多丽滴眼液)后的全眼像差和角膜像差。在最佳矫正视力下测量暗环境对比敏感度(CSV-1000)。从对比敏感度数据中可计算得到对比敏感度对数函数曲线下面积(theareaunderthelogcontrastsensitivityfunction)。
结果:(1)全部患者自然暗室状态下瞳孔直径平均为5.2621±0.743mm;自然扩瞳4mm全眼像差各RMS比药物散瞳后全眼像差各RMS均稍大,但配对T检验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暗环境AULCSF平均值为1.4004±0.1313;各种瞳孔分析直径中,自然扩瞳4mm瞳孔直径全眼像差RMS和药物散瞳后6mm瞳孔直径全眼像差RMS与暗环境AULCSF均无相关性。药物散瞳后4mm瞳孔直径的全眼像差RMS中,总像差和暗环境AULCSF相关。药物散瞳后5mm瞳孔直径的全眼像差RMS中,总像差、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和暗环境AULCSF相关。5mm瞳孔分析直径角膜总像差、高阶像差,眼内高阶像差、球差也和暗环境AULCSF具有相关性。(2)三种人工晶状体暗环境AULCSF的比较,SN60WF和AcriSmart36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它们和SN60A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SN60AT。三种人工晶状体高阶像差比较,角膜像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眼和眼内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60WF和AcriSmart36A之间(角膜、眼内、全眼像差)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前两者和SN60AT相比全眼和眼内球差、彗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SN60AT。其中SN60WF组眼内球差C12(5mm)平均为-0.0377±0.1410um,且波动范围较大。
结论:(1)单焦折叠人工晶状体眼在自然扩瞳和药物散瞳下4mm瞳孔直径的全眼像差差异无统计学。各种瞳孔分析直径中,5mm瞳孔直径全眼像差和对比敏感度关系相对最为密切。单焦折叠人工晶状体眼暗环境AULCSF与5mm瞳孔直径全眼像差、角膜像差、眼内像差均相关,其中和全眼像差关系更密切。(2)非球面人工晶状体5mm瞳孔直径球差和彗差均低于球面人工晶状体,暗环境AULCSF优于球面人工晶状体。两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方面无显著差异。SN60WF组人工晶状体眼眼内球差波动范围较大,目前尚不能进行术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个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