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廉想涉的《三代》看中国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世界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韩国,儒家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儒学是通过博士首先传入韩国的。虽然当时佛教是国教,但儒教却形成了韩国国家哲学和结构的支柱。新儒教为朝鲜王朝的精英们进行广泛改革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新儒教使韩国到达了一个复兴的黄金时代。儒教在韩国的影响体现在教育、礼仪和民政管理等的制度中。 本文通过对韩国三十年代廉想涉的的小说《三代》的分析,主要探讨了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在韩国文化中的体现:儒家阳明学的“良知”概念被视为韩民族的“国魂”。在儒家的这种政治道德观念的影响下,韩国人民形成了强烈的爱国意识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 本文还重点探讨了儒家的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观念对韩国文化的影响。韩国人六十岁的生日被称为Huangup(新生活的开始)。尊老爱幼在韩国已蔚然成风。 本文同时还探讨了儒家齐家之道的家庭道德观念、儒家的仁爱思想、儒家的社会伦理观——诚信原则以及儒家尊师重道的社会公德观念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充分说明儒学是一个具有较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思想体系。儒学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某种调整来促进某些国家文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胡风问题是指因胡风在中国现代史上的特殊遭遇所形成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多局限在政治和文学领域,对其作为中国现代化史上的重大问题之一的历史和文化涵义开掘不够,该项目尝试
该文主要以唐宋古文运动中的宋古文家中代表性的人物为中心,来初步的探讨他们的文艺美学思想.广义上古文运动是个文化运动,所以其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复杂性,因而在该文的写作
海子是个诗人,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八十年代是诗歌的年代,但不是浪漫主义的年代.海子在八十年代坚守他的浪漫主义,痛悼人类精神家园的远逝,充满远见又充满悲剧意味.八十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文化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打破了学术文化的封闭状况,带动了社会政权的全面开放,进而带来民意政治的实行;打破了地理隔阂,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增殖,中华
摘 要:通过对柬埔寨木薯种植、病虫害、销售、生产条件和加工利用等情况进行考察分析,阐述柬埔寨木薯生产状况。并对该地区木薯种植生产及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柬埔寨 木薯 生产 建议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年均气温18 ℃,无霜期8个月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可种植 [1]。由于其具有粗生易栽,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
新时期各体文学中,诗歌较之小说、散文有更成熟的表现.该文的主题便是对这种成因的研究,即对于“新诗潮”源头的考察.局限于材料的限制,该文的论述围绕着“白洋淀诗群”的影
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首先,《阳春集》、《珠玉词》基本上属于"酒席文学",冯、晏所采用的仍是花间词所肇始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