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加强反腐倡廉文化建设”这一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学术界的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文化也是在哲学指导下,由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俗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众多学科交叉而生成的边缘学科。众所周知,腐败现象已经演化成一种严重的社会弊病,不仅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了负面的风气污染。反对腐败是一场严重的社会政治斗争,能否有效地惩腐肃贪,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高举廉政文化的旗帜,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力度的逐渐增大,廉政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诸多独特功能,并被社会大众吸收和接纳。廉政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华传统廉政文化学说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即秦汉时期,高峰期即隋唐时期及延续期即宋明清初时期。我国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开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殚精竭虑,主张严惩贪污腐败,褒扬廉明政风,留下了许多反腐倡廉的警世之言和治国理政的经典之论。我党执政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充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廉政文化成果,深刻总结我党长期积累的反腐倡廉经验,创立和发展了一系列廉政文化理论,形成了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回顾中国共产党与腐败现象作斗争及廉政文化建设的八十多年艰辛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在这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历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通过党性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种文化形式,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文化活动,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且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对于今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在党政主要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和经验。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在我国迅速蔓延,不断呈现出一些新问题、新特点、新情况。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既是有效预防腐败现象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在各届党和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的基石,是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于营造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净化社会环境,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不渝地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总之,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新事物,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才能有效遏制腐败文化带来的危害,为反腐倡廉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加强反腐败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部分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与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论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