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类与平衡标准对土水特征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009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水特征曲线的直接测定和间接预测是非饱和土力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条件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GCTS土水特征曲线仪测定了不同种类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并结合已有文献的土水特征实测数据,做了如下工作:  1.总结分析了风积砂、西安黄土、青藏粘土、新疆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利用常用四参数和三参数的土水特征模型对这4种土样的实测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对风积砂和青藏粘土,四参数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三参数模型;四参数模型中,Fredlund和Xing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VG模型的拟合效果;三参数模型中,Fredlund和Xing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Gardner模型;对于西安黄土和新疆黄土来说, Gardner模型对西安黄土和新疆黄土的拟合效果最好。  2.对西安黄土、青藏粘土、新疆黄土试样的减湿曲线以及滞回曲线,从西安黄土、青藏粘土、新疆黄土的颗粒组成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青藏粘土的不均匀系数最大,土粒分布最不均匀,青藏粘土呈现出较低的进气值,滞回能力强。新疆黄土的不均匀系数最小,砂粒含量最小,粉粒含量最多,新疆黄土呈现出较高的进气值,滞回能力弱。西安黄土颗粒分布较均匀,粉粒含量分布略低于新疆黄土,砂粒含量高于新疆黄土,呈现出的进气值低于新疆黄土,高于青藏粘土。  3.采用已有文献中考虑体积变化与认为体积不变两种情况下的土水特征试验结果,得到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大,土体内的水分被排出,体积的变化就越大。考虑体积变化的试验曲线与认为体积不变时的曲线的偏离程度就越大;并对比应力条件下以及重塑样与原状试样下,考虑体积变化与不考虑体积变化时所得的试验滞回曲线的差异,得到竖向应力越大,考虑体积变化与认为体积不变时的试验曲线的差异越小,从而两条曲线的滞回度值相差的幅度也就越小;重塑试样比原状试样的两条试验曲线的滞回度值相差幅度较大。  4.对风积砂土、西安黄土、青藏粘土、新疆黄土做出在稳定标准分别为0.1ml/24h,0.2ml/24h,0.3ml/24h,0.4ml/24h下做出的试验曲线,在吸力路径比较密集时候,不同标准的试验结果比较相近,在吸力路径比较稀疏的时候,不同标准的试验结果差异比较大。
其他文献
传统增大截面法加固RC框架柱时需要一个搭接层,当条件限制不能采用搭接层时,上层荷载不能有效传递至下层新增混凝土截面,达不到预期的加固效果。本课题组提出了基于节点约束混凝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日趋大型化,风电技术对塔架结构的要求与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国际风电市场上普遍采用锥台型钢结构塔筒,其优点是外形简洁美观,传力明确,维修方便安全;但其
梁式结构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荷载和环境的作用,其在服役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伤累积和抗力衰减,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或耐久性。因此,研究梁式结构的损伤识别问题具
黄土具有特殊的粒状架空体系和颗粒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黄土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由于结构性对原状及重塑黄土的变形强度及土水特征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且黄土特殊的结构性决定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