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含量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xhe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来,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引起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足够重视。然而国际会计准则的理念是坚持全面收益报告,限制企业把收益项目归类为“非常项目”或“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披露。因此,对于我国是否应当坚持强制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对于我国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检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强制披露的制度效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2005-2008年沪市A股1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证
其他文献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环境下,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设的“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在线开放课程首次在课程内引入思政元素,以期发挥专业课在高校思政工作中主渠道的作用.本文
当前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针对互联网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越来越多。电子数据作为打击违法犯罪的最有力证据,在云计算的环境下,面临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借助区块链的特性,采用去中心化的算法设计、Merkle Tree的不可篡改特性,提出一种解决区块链云取证的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