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及相关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b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别是甲状腺微小癌外科治疗后预后通常良好,但是有的患者常合并隐匿癌灶及颈部淋巴结隐匿转移,外科切除不尽导致患者在长期随访中面临复发风险。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文献报道与穿刺细胞学结合可能提高甲状腺癌诊断准确性,此外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肿瘤不良预后关系密切。如何根据BRAF V600E基因突变有效甄别高危甲状腺癌人群是目前研究热点。目的:1.分析单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对侧甲状腺隐匿癌、颈部淋巴结隐匿转移比率及相关影响因素;2.探讨细针穿刺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通过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等检查诊断为单侧甲状腺微小癌合并对侧良性结节89例连续病例资料。全部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颈清扫手术。调取存档肿瘤蜡块进行BRAF V600E突变检测。分析对侧甲状腺隐匿癌、颈部淋巴结隐匿转移比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收集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83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样本并进行BRAF V600E突变检测,将BRAF V600E突变结果、细胞学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术前检测BRAFV600E突变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第一部分:89例单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36例(40.4%)合并对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隐匿癌大小0.33±0.21cm。在术前判断颈部无淋巴结转移79例中发现31例(39.2%)淋巴结转移,转移数目2.71±2.10。单因素分析发现甲状腺隐匿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年龄、性别、家族史、肿瘤大小、桥本氏甲状腺炎、肿瘤侵犯甲状腺腺体外、同侧多发癌灶,BRAF V600E突变等因素均无相关性。第二部分:83例甲状腺结节接受手术治疗48例,共有25例BRAF V600E突变阳性结节,病理均诊断恶性,其中13例穿刺诊断恶性。另外23例BRAF V600E突变阴性结节中病理诊断恶性16例,其中5例穿刺诊断恶性。细针穿刺结合BRAF V600E突变检测能将穿刺诊断甲状腺结节敏感性由43.9%提高到73.2%(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BRAF V600E突变与甲状腺被膜外侵犯相关(x2=5.227,P=0.022),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AJCC分期等因素无相关性。结论:在单侧甲状腺微小癌伴对侧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例中,颈部同时合并隐匿癌现象较为常见,尽管目前难以有效鉴别,但该现象仍值得关注。细针穿刺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能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性,同时可能有助于在术前筛选高危甲状腺癌病例。
其他文献
弗朗西斯?霍奇森?班内特的《秘密花园》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这部作品被收入牛津《世界经典丛书》。本书自1911年出版以来,多位学者从不同
孟加拉国的帕克西(Paksey)桥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全长1786米的大桥、大桥两端约1200米的引道、两端各约400米长的河道整治工程、业主及工程师的办公及生活需求。由于项目繁多,承包
<正> 阳痿病是男性病中发病率很高的病证,中医在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具有独特疗效。笔者现就近几年的治疗研究概况归纳于下。 1 辨证分型治疗 ①阳痿不坚型:用青
<正>【教材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1物理【教材分析】"多用电表的原理"是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后,研究欧姆表
<正>高中化学教学问题设计手段和设计策略众多,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策略设计时应注意设计手段的巧妙性与灵活性,并在化学教学中以探索式化学教学方法为主,使学生能够
<正>在高中化学课本中,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使用的药品量大,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了环境,并且未对其反应产物进行检验,因此笔者运用微型实验的方法对该实验进行了改
目的分析肿瘤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加强医院肿瘤介入治疗感染的防治。方法参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采集病例,共收集2009年10月-2012年10
几千年来云南民族发展呈现出巨大的不平衡性,近现代时期更加突出,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世界形势的变化,云南的民族关系又在原有的民族关系之上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
<正>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源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补充,其内容逐渐丰富完善, 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此理论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实验及
1932年,开明书局出版了一套供小学初级学生使用的教科书,该教科书由叶圣陶先生编写、丰子恺先生绘图,以白话文为基础,取材于儿童生活,充满童趣,一经出版,就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