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创伤患者体内新型血栓标志物的变化水平,并分析RAP评分联合新型血栓标志物对创伤患DVT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入住山西白求恩医院的创伤患者133例,入院后立即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创伤患者体内新型血栓标志物的变化水平,并分析RAP评分联合新型血栓标志物对创伤患DVT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入住山西白求恩医院的创伤患者133例,入院后立即对患者进行RAPT评分并进行血栓新四项检测(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根据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DVT组及非DVT组。比较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寻找其对DVT发生的诊断切点及诊断效能。运用Logistic回归联合多项诊断方法提高对DVT的诊断价值。结果:1.42位患者被诊断DVT,91位患者未诊断为DVT。2.创伤性DVT患者与非DVT患者相比TAT、PIC有明显差异。其中DVT组TAT、PIC的浓度,均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M、t-PAIC与非DVT相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TAT,PIC进行ROC曲线分析,TAT:AUC 0.622,Cut-off值为3.9ng/ml,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35.2%。PIC:AUC 0.727,Cut-off值为1.034ug/ml,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0.3%。3.运用Logistic回归联合诊断时发现RAPT评分、PIC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联合诊断,而TAT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将其排除。RAPT评分联合PIC相对于单独RAPT评分、PIC的ROC曲线下面积大,AUC:0.816,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65.9%。结论:在创伤性DVT患者中TAT、PIC浓度较非DVT患者明显升高,有诊断价值;RAPT评分联合PIC对创伤患者DVT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工作。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人口增长迅猛,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队伍之中。同时由于家庭人口数的不断减少,传统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年人对养老提供的服务的种类需求越来越丰富,层次也越来越高,更多的倾向于医疗护理的服务需求。因此,这要求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方式。但是在我们当下社会实践中,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还存在着种种阻碍,以致成为研究和实践领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便捷且安全的充电方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将电能通过气隙传输给负载或电池,避免了传统电力传输插拔环节的磨损和导线的漏电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大,各类地下工程应运而生,带来了大量复杂各异的基坑工程,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基坑支护要求,基坑工程的支护方式也与时俱进不断革新。钻孔咬合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护形式,有着整体刚度大、止水性好、作业方便、经济环保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咬合桩最先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引入使用且有较多的成功案例,但在兰州等我国西北黄土地区应用案例不是很多,但在以上地区某些特定工程如兰州邻近黄河的基坑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等优点,是用于电网储能的理想电池。锂离子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可能发生热失控而产生安全问题。安装在锂离子电池包外的传感器不能实时感知
氨基酸可以通过信号作用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在泌乳动物的研究表明,单一必需氨基酸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途径有不同影响,因而对乳蛋白的合成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尚未在生长动物系统研究单一必需氨基酸影响mTORC1信号途径的差异性,鉴于在生长反刍动物开展该研究存在的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本课题以模式动物生长大鼠为试验动物,观察单一必需氨基酸对肌肉组织mTORC1信号途径及生长性能的
当今社会,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人们对电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自2012年来,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发展十分迅速,因为其制作流程简单、材料价
朱子把性分开作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使“性有善有恶论”的成立有可能性,不利于“性善论”的稳固。朱子的理气二元论将理外置于人心,则天地万物均为一理,人的特性和主体性被削弱。朱子后期欲将气的地位提高,又发生关于朱子的气究竟是否可以违理的争论,“气可以违理”假定的可能成立亦不利于“性善论”的稳固。朱子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二分,不仅如此,其理和气、人心和道心、道和器等概念均是对待分判状态。在此分判的思想下,
农居设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这方面研究力度以及相关成果并不大。制定农居通用设计图集是我国当前普遍采用的规范农居设计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上述
目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得到广泛的应用,建筑物在未来设计使用年限内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用途变更等因素影响,使得结构不能满足抗震要求,因此,对预制装配式受损加固研究很有价值。现有受损或不符合要求的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已经成为趋势,各国对剪力墙结构的改造加固技术研究已取得了较为系统的成果,但是传统加固方法是否适用于装配式剪力墙还有待研究。本文在宋浩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受损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加固方法展开对比研
相机在未知的环境中运动,自主地确定自身位置和构建空间地图,是基于视觉的即时定位和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视觉SLAM前端,特征点法是目前的主流方法之一,其存在匹配效率不高、匹配效果不好以及受图像质量影响较大的问题。深度学习在视觉领域的发展一骑绝尘,但视觉SLAM存在大量的代数优化问题,很难用深度学习方法设计出效